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来源:光明网2023-11-03 09:0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卫星通信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比如,2023年夏末秋初,华为Mate 60 Pro首发卫星通话功能,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

  无独有偶,汽车领域,10月27日,极氪001 FR正式量产交付,实现首次将卫星通信量产上车。在没有地面网络或地面网络受损的情况下,用户使用极氪 001 FR车机系统可自由接打卫星电话和收发卫星消息;此外,如遇汽车发生碰撞、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电池热失控等情况时,车辆也能通过卫星实现自主报警,为用户出行更添安全保障。

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10月27日,极氪001 FR正式量产交付

  其实,在技术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直连卫星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实现商业化,是不是能保证信号的稳定性,成本和便捷性消费者是否能接受,这些都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

  卫星通信 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下,汽车产品的发展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多元化,使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多元化生活和智能服务的载体。卫星通信技术的引入,无疑将提升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智慧出行体验。

  借助预装的车载卫星通信终端——吉时寻®,再配合车载卫星通信天线及软件服务,极氪001 FR实现双向卫星消息和双向卫星通话,率先成为全球最快量产卫星通信乘用车,这背后离不开时空道宇卫星应用的规模化落地。

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双向卫星消息

  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空道宇”),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商业航天企业,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打造新一代航天数字经济业态。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布局卫星制造、卫星应用领域,正在建设未来出行星座,赋能智慧出行、无人系统、数字城市等领域。

  在手机端,受限于手机尺寸、电池容量等因素,卫星通信更多被视为应急通信的一种补充手段;相较之下,汽车在卫星通信技术落地条件方面更具天然优势,用户体验更加便捷流畅。

  比如,汽车电池供电限制较小,续航能力更长,凭借全向接收天线,接受卫星信号能力也更强;而且,得益于更大的天线尺寸,汽车拥有比手机更广的天线仰角范围,可以接收卫星信号的面积也更大,在无遮挡的环境下使用车载卫星通信功能时,汽车通过全向天线自动对星,用户无需将车头或车身朝向特定角度,在无感状态下就可以自由连接卫星。

  此外,手机卫星通信功能中的通话速率普遍不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杂音或语音失真的情况。时空道宇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实现的通话速率优于手机卫星通信,通话质量更高,语音保真,能达到正常电话音质水准。而且,车载卫星通信还具备更高的通信增益,整机灵敏度高,即使在恶劣通信环境下,也能更快更好地接收卫星信号。

  未来可期 卫星功能将“飞入寻常百姓家”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级硬件搭载卫星通信标志着卫星通信服务技术和市场基本成熟,卫星通信大众市场应用有望快速培育。时空道宇联合极氪率先量产实现车载卫星通信功能,也给卫星通信上车打开了无限想象空间。

  时空道宇在卫星应用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技术实力。其自主研制的卫星具备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实时、高效、安全的卫星应用服务。此次与极氪深度合作,是时空道宇在卫星应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其布局规模化落地的重要一步。

  时空道宇相关负责人介绍,时空道宇车载卫星通信终端吉时寻®,是航天产品第一次进行车规级研发投产,也是航天科技与新能源技术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尝试。

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时空道宇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

  在此前,他们已经做了充足准备。2022年6月,时空道宇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卫星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送入太空;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航天通信技术工作组(CCSA TC12),牵头立项《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课题,并参与了CCSA多项相关研究课题和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多项卫星技术研究和行业标准制定,为车载卫星通信应用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化拓展、规模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9月3日,吉利交付超2000辆杭州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时空道宇为这些车辆提供高精定位服务,让每一辆亚运官方指定用车的位置信息实时、准确地显示在地图上,实现车辆精准管理与调度。这意味着,时空道宇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卫星应用产品规模化落地的商业航天企业。

  此外,时空道宇还推出了全球首个卫星互联网车载一体化玻璃天线、“车-端”一体化设计的高通量卫星互联网终端,可提供卫星上网服务。也就是说,安装了高通量卫星互联网终端的车辆自身可成为移动“4G/5G”基站,实现在全球随时随地上网、永不失联。

  以极氪001FR为例,车载卫星通信在使用过程中,汽车将与卫星保持“心跳连接”,维持网络连接的工作状态,让用户在无感状态下使用双向卫星消息与卫星通话服务。

汽车×卫星通信,探索未来出行新方式

卫星通话

  10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其中,包括要扩大电信业务开放,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不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电信业务经营的渠道和范围。

  泰伯智库也预测,2023-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2025年仅中国市场规模就将达2.8万亿元。

  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规模,都预示着卫星互联网正在迈入实质性加速阶段。未来,随着以时空道宇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企业推出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产品和应用服务,全域覆盖的“未来出行”生态也将渐渐形成,最终普通消费者将享受到更简单、更便捷的卫星通信功能,为生活多增添一份安全保障。(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包银高铁包惠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 广西三江:风雨桥上遇非遗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