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加晋,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卢勇,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2022年,在联合国联农组织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2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方面价值,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何在厚植农耕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力量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培根铸魂,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与历史任务。
文明互鉴:发端于农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
世界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与地区,但无论何种皮肤与语言的人民,“粮食”始终是命根子,世界各国的第一产业始终是农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应是各国皆循的历史逻辑。
在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古代社会,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首先是农业上的多样性。人类对食物最本能的需求和最永恒的追求,超越了伦理、法理、民族、意识形态等,促使各国人民孜孜不倦以探索域外农业文明与学习外来农业文化。借助陆上、海上、草原等“丝绸之路”,世界农业持续处于多元并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演变态势,并成为各地交往的直接动力,例如中国的稻、茶等改变了西方农业与饮食结构,外域的小麦、玉米亦型塑了国人的性格。
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葡萄种植与文化系统,它于里海与地中海地区(伊朗、意大利各1项)诞生,又在伊利亚半岛与东亚地区广泛传播并实现本土化(西班牙、中国各1项)。“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农业文明与文化要素在传统社会的交流互鉴,可以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早也是迄今最为成功的实践。
理念互通:农业文化遗产体系的可持续基因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上万年的中华农耕文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注解。理论与历史证明,要想促进人类的互利共赢,离不开农业这块压舱石,农业文化遗产既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样板与范式,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兼容并包、绿色低碳等基因亦可为各国与地区之间消除壁垒、消弭隔阂,进而共商共建一套展现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的发展观、开放观、合作观、文明观提供助力。
发展是万能钥匙。联合国粮农组织之所以提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首要目的在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是一项关乎“未来”的遗产。
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86项,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遗产系统无不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不同国家、地区、类型、物种与功能的农业文化遗产的百花齐放,彰显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深层意义,揭示了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的发展途径。
世界足够大,不同文明可以在谋求本国发展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我们既可以不用以邻为壑、转嫁矛盾,也可以不用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是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持续推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生,最终寻求农业的永续发展。
平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全球为面向的遗产保护更需久久为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首要的是更新观念,立身文明的高度来审视农业文化遗产,站在全球的层面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同国家的农业文明与农业文化遗产是差异与平等的,我们须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充分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
其次,在尊重他人与凝聚共识的基础上,要加强合作,积极扩大朋友圈,目前无论是从遗产数量(86项)还是覆盖国家或地区(26个)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体量还远远不够,要加快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评审与全球布局,特别是对于还未实现农业文化遗产零的突破的国家或地区,要予以照顾与适当倾斜,从而不断完善与提升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广域性、代表性与权威性。
再次,在交流与合作机制上要不断创新,推动建立遗产伙伴关系,加强资源筹措与协同合作能力。在农业文化遗产国际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成员国与成员国、非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对话与知识分享平台,互商制定有利于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发展的监管政策、激励机制。
中国作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参与者与成功践行者,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全球农遗项目,应积极有为并发挥力量,特别是在中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计划,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产品相关认证、农旅结合、数字市场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能力培训。
最后,在文明互鉴与利益共结进程中要坚定自身的文化自信,借助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平台,传播深受他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中华农耕故事,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如此以农传声、兴农载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