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 城乡学生共享“数字蓝天”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教资讯 > 正文

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 城乡学生共享“数字蓝天”

来源:光明网2023-12-19 17:41

  每个新学期开始,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中心学校的学生们照例都会收到学校新发的“作业本”,但是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作业本,而是一本凝聚了全区老师智慧,蕴含“黑科技”的特殊作业本,学生和老师们都称之为“智能作业本”。

  这个作业本采用点阵本+智能笔相结合的方式,老师们手持“智能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朱笔”一点,即可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和作业的正确率进行数据采集,之后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把分析结论通过平台呈现给老师和家长,老师们再根据分析结果对学生实施“靶向”训练,实现精准施教。智慧作业本不仅可以助力学校实现分层教学,还可以辅助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各区域学情和教学进度,为“减负”提供了破局新路径,让作业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寒亭区的智慧作业本只是潍坊市构建教育应用新生态,探索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上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推进智能化“课堂革命”,探索“学生为中心、数据为支撑、探究为主线”的智慧课堂模式,重塑教学流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区域精准教学,学情即时反馈,教师即时诊断,促进课堂高效共生。

  隔空助力、为学注智

  寿光弥水未来学校的李昊朔同学一到假期就习惯性地打开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的线上编程公益课堂,在线聆听老师的辅导,李昊朔一直对编程课比较感兴趣,但是日常的学校学习已经满足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求,现在有了编程公益课,他通过线上就可以获得信息化名师指导了。通过公益课堂教学,他的编程水平不断提高,不久前他还在信息学奥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作为全省数字化转型战略区,潍坊市不仅着眼全市的数字化转型,更秉承着“用信息化赋能每一个孩子成长”的核心目标,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一个孩子都不能少。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从2019年开始集结潍坊市150多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利用寒暑假开展线上公益课堂。为农村对编程有兴趣和需求的师生提供线上辅导。打造开发138节编程微课,受益学生已达51.6万人次。

  空中课堂、弥合差距

  在寒亭区河西学校一堂特殊的课程正在进行,由网络连线将寒亭区河西学校的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同时传递到了朱里街道七所小学,八所学校的孩子“共聚一堂”,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室,却由相同的教师、传授着相同的学习内容,共享优课盛宴。这就是互联网环境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专递课堂”。利用核心学校与薄弱学校建成共同体,通过远程同步课堂与共同体学校携手共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些因为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农村薄弱学校也因为有了网络“专递课堂”而把需要开的课程都开了起来。

  长期以来在一些农村薄弱学校一直存在由于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而导致家长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的现象,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探索“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打通资源壁垒,均衡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以优质学校为主体,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利用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网上同步上课等形式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通过“三个课堂”使得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智享助飞、同翱蓝天

  在坊子区大尚庄村,从天而降的无人机阵队和翩翩起舞的机器人表演让这里的孩子们睁大了好奇的眼睛,会说话的大黄蜂和孩子们握手互动,让孩子们惊喜不已。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太保庄街道清泉社区的王艺静同学因为生病一直在家,送教上门的志愿者带着机器人给她自己上了一堂“专享人工智能课”,曾经以为这些都离自己很遥远的高科技没想到有一天会被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的志愿者们送到门上,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从2019年开始,为了让人工智能教育在乡村学校和特殊群体不掉队,让所有孩子都能体验到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共享科技发展魅力。潍坊市组织开展了送课、送技术、送活动到农村、山区、库区学校的公益智享行动。以人工智能及编程现场体验和情景化教学、送课到校等形式,走进126所偏远学校和社区,受益师生2.48万余人。搭建平台将130多节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公益数字课程送到151处薄弱学校,让乡村和偏远山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作为首个国家级中小学生数字素养提升试点市,潍坊市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这一目标锚定的不是某一群体,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这里面既有叱咤奥运赛场的刘一平似的冠军,也包括乡村学校的编程“小白”,既有城市的优质学校,也有偏远地区的薄弱学校。

  “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平台”把城乡学校的距离不断拉近;骨干培训、示范引领、送教下乡让老师们面对数字化转型不再畏难;空中课堂、电子书包、编程实践让每个孩子都具备在数字化时代浪潮中搏击的能力。乡村教育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列车上,要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沿途的风景,同享时代福祉,共享数字蓝天。(沙淼)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