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政带来“真金白银”利好 2024年有望迎来改善“置业潮”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新政带来“真金白银”利好 2024年有望迎来改善“置业潮”

来源:光明网2024-01-09 13:27

  在政策的持续加码中,中国楼市告别了极为不寻常的2023年。

  回望这一年,房地产市场在多方博弈中筑底企稳,政策频频加码,力度空前,保交楼、保民生成为监管施政重心。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省市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出台调控措施超过600次。

  尤其是2023年年末北京、上海两地先后调整优化包括下调购房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调整普通住宅认定标准和延长贷款年限等多项房地产政策,释放更强的政策效应,使得各界对2024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置业门槛成本“双降”,新政刺激带来“真金白银”利好

  较此前“认房不认贷”释放更多购买需求不同的是,踩点年末发布的京沪新政,不仅降低了购房门槛,且推动了购房成本进一步减少,为购房者带来“真金白银”的利好。

新政带来“真金白银”利好 2024年有望迎来改善“置业潮”

  以2023年12月中旬北京新政为例,假设购买总价500万的房子,在房贷利率4.2%、等额本息还款的情况下,其首付从175万元下降至150万元,且每月还款额可减少445元,减轻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对价格敏感,首付和还款压力较大的置业者而言,新政的到来无疑打开了置业“窗口期”。新政落地后,北京不少售楼处出现回潮,刚需和改善型群体入市积极性明显提高。特别是降首付、利率、调整普宅标准,非常契合当下北京房地产交易痛点。

  从不少中介机构的反馈来看,近期无论是从咨询量、带看量,还是成交量来看,也都有了不同程度增长,以此推动成交走高。同时,新政快速传导至新房领域,不仅带动新房销售的回暖,也为开发商销售回款打下基础,从根本上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困难。

  据CRIC监测,新政落地后至12月27日,北京新房成交套数日均约248套,较新政出台前12月前14天日均119套倍增108%,与11月日均147套相比也显著增长了69%。

  上海新政发布后,一二手房市场热度也有较大提升。

  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12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78.3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8.5%。这一成交量是2023年下半年最高的一个月。

  从交易节奏来看,12月初惯例低开,此后进入深度调整,月中随着普宅标准调整和信贷政策宽松,成交开始放量,周度成交面积突破20万平方米/周,虽然最后一周成交有所回落,但依然能达到17万平方米/周。

  二手房方面,克而瑞数据显示,1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规模接近13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2%,也创下2023年下半年以来单月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月2日,上海再度出台楼市支持政策,公积金新政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进一步刺激改善性需求释放。

  对比北京新政来看,上海政策力度领先,持续性也更好,对刺激改善客户入场和推动“卖一买一”转化方面成效更加显著。

  根本原因在于,上海在普宅标准方面基本直接“一步到位”、且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调整力度相对更大,这使得更多的二手住房交易享受更优惠的税收力度,进而推动市场上存量客户复访提升,为成交转化主力,部分前期犹豫老客户决心入场,逼定效力显现。同时,近日出台的公积金新政,实现了对此前政策的进一步补充和优化,有助于延续市场回暖势头。

  改善置业加速入场,低密洋房产品更受青睐

  此次新政,市场呈现了一些新的态势。新政实施后,市场原有的客群体系被打破,一些购房者购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改善需求具备了需求升级的空间,购房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原有首付资金不足,但月供偿还能力强的刚需购房群体,能够以更低的首付够到改善的门槛,实现刚需到改善的客群分流;另一方面,新政更低首付和利率的刺激,有效促进了"卖一买一"的联动需求;此外,原有的一些购买力不错的城市精英人群,也随着政策刺激结束一改观望情绪,积极入场,叠加各类改善群体的入市,改善型置业群体总量和整体购买力会愈加可观。

  随着新政边际效应的增强,京沪两地部分改善型产品迎来新政后的首个成交小高峰,进一步印证了此次新政在释放改善型需求方面的显著作用,而从此次置业人群的成交结构来看,购买大户型和低密洋房产品的比例出现了明显上升。

  在上海市场,从项目成交前十的榜单来看,新政刺激后,2023年年末改善和豪改市场更加活跃。”在成交前十榜单中,出现了3个均价10万+项目,其中有一个项目排进前三。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一般而言,月度榜单出现这种高价房项目的概率不高,基于高价房源交易活跃,12月成交均价有所上行,为6978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8.5%。”

  从户型结构来看,改善型三四房户型更受当下改善客群青睐。在一些项目的成交上,明显能看到这种变化,比如位于上海普陀区的中环云悦府总价在800万左右的三房户型在到访客群中关注度最高。闵行区踩点政策开盘的中铁建花语前湾同样如此,开盘当天118平方米和144平方米的大户型当天很快售罄,小户型则剩下不少没有卖出。

  此外,位于上海的龙湖青云阙,是北虹桥区域为数不多的改善新房,叠加双轨交汇、低密、高得房率和显性倒挂等优势,新政落地后首个周末来访顾客和成交量跳涨,成交量较新政前环比上涨约100%。项目负责人表示,新政后,由于首付和利率降低、税费降低等因素,顾客付款周期大幅缩短。

  在北京市场同样发现,随着新政效应逐渐增强,改善置业需求的购房者不仅关注地段、配套等要素,同时随着购买力提升,更加关注低密、园林、户型等产品属性,均好型产品在此轮改善置换潮中更有市场。

  新政出台当晚,位于丰台区的龙湖九里熙宸项目有近20组客户冒着大雪天到访,并有3组客户现场缴纳诚意金,均为120平方米洋房大户型改善客户。

  包括地处北京东北五环孙河生态别墅区板块的北京中建璞园,项目为低密洋房产品,交通上机场高速串联望京,直抵三环国贸,同时临近望京CBD、中关村朝阳园、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第四使馆区等商务聚集区,周边配套成熟,随着新政刺激,区域内大量有优质购买力和改善需求的置业群体加速入场。

  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此次购房意向或成交人群中,多为海外背景、私营业主、企业高管董事、高知的退休群体或500强企业从业者。“买房时,坚定且明确要购买 ‘洋房’产品的业主,占比达25%。”上述负责人称,这类群体通常置业经验丰富,购房经验在2次及以上,名下预留多套房产,同时痛点明确,对舒适度有较高要求。

  新政后,中建璞园成交也再一次冲高,15天内,项目累计成交55套,成交金额4.1亿,又一次成了新政的试金石和晴雨表。此前,该项目作为北京楼市认房不认贷”政策下的“新政第一盘”,首开以21.8亿元的成交数据引发市场关注。

  从目前两地市场表现来看,政策传导对市场回暖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京沪楼市在全国市场具有示范效应,不仅能带动北上广深销售的增长和市场交易量的活跃及价格稳定,而且这种效应会逐渐传导至现在的二三四线城市。但值得关注的是,新政带来的是结构性、差异化的回暖,总体成交表现为区域的冷热不均和不同项目的冷热不均。即便改善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但产品端仍旧只有少数符合市场趋势的改善型新盘,能有不错的成交表现。

  当前,政策仍在延续2023年加码态势,但市场还处在消化政策的前期阶段,2024年开端楼市表现如何,又能否迎来拐点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新政呈现了循序渐进的调控趋势,预计2024年楼市政策的优化调整最大看点仍然落在一线城市,房地产作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将随着政策加码得到根本性改变,同时,尤其是改善性置业需求将在今年得到进一步满足,市场一些符合趋势性的产品有望迎来新一波改善客群置业潮,或将在年初触发拐点式行情,对2024年楼市稳预期和提振楼市信心有重要意义。(金言)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