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师法自然的五大创新设计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师法自然的五大创新设计

来源:科技日报2024-01-23 10:32

  【科技创新世界潮】

  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向自然界寻求灵感,利用自然界的奇妙设计来进行发明创新。

  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员叶夫里皮迪斯·格卡尼阿斯指出,人类的创造力或许很优秀,但它无法像大自然那样奇妙,浑然天成。大自然提供的解决方案已经进化了数十亿年,而且每天都在接受测试,值得人类借鉴。

  从模仿昆虫眼睛的罗盘,到行为像藤蔓的消防机器人,物理学家组织网在近期的报道中向人们介绍了从自然界获取灵感而衍生的五大创新设计。

  受昆虫启发的罗盘

  蚂蚁和蜜蜂等昆虫会以太阳的位置作为指南针,根据阳光的强度和偏振进行视觉导航。

  格卡尼阿斯团队复制了昆虫的眼睛结构,创建出一款新型罗盘。该罗盘模仿了昆虫眼睛的基本方面,尤其是偏振光感受器在其背缘区域的扇状排列。这款传感器由8对光电二极管组成,这些二极管会分析来自不同方向的太阳光。由于传感器的布局与天空中的偏振光的模式一致,因此即使阴天也能估计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格卡尼阿斯解释说,普通指南针依靠地球微弱的磁场导航,但磁场很容易受到电子设备的干扰。他们最新研制的这款罗盘原型“表现非常出色”。

  受蛛丝启发的集水网

  在自然界,蜘蛛网具有独一无二的悬索结构,而且有着极佳的弹性与韧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郑咏梅教授发现,蜘蛛丝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在这条“项链”上,由细微的纳米纤丝随机纠缠在一起构成“珍珠”。“珍珠”有着粗糙的表面,而由两根纤维组成的“链绳”是光滑的。两根纤维外包裹着一种能吸引水分子的材料,这就是蜘蛛丝捕获水的“秘密武器”。这个发现揭开了蜘蛛网上见到的明亮水珠之谜,可用于设计大规模人造纤维,收集空气或雾气中的水,以满足缺水地区人们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郑咏梅课题组受天然蜘蛛丝集水结构启发,并结合自然界生物的螺旋结构特点,采用涂层方法及有机无机复合界面裂纹效应调控,制备出了具有连续仿生螺旋槽纺锤节结构的微纤维。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超细纤维具有可修复的润湿性、长期的耐用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柔韧性,在大规模集水应用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受藤蔓启发的消防机器人

  虽然很多机器都是从动物中汲取灵感,但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查尔斯·肖团队却另辟蹊径,从植物中获得创新的灵感,研制出一款用于消防的藤蔓机器人。该机器人模仿了藤蔓和树根利用局部感应向水源生长的方式,可朝着光或热的方向“生长”,就像藤蔓爬上墙壁或穿过森林地面一样。

  这款大约两米长的管状机器人可使用充满流体的袋子,而非昂贵的电子设备来控制自己。研究团队指出,尽管藤蔓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很慢,但其拥有的“向热”和“向光”性,使其能在没有传感器、电池或电机的情况下,将自身转向热源并将水或惰性气体输送到热源,扑灭火灾。

  以藤蔓为灵感的卷曲式设计,让这款机器人可以轻松穿越各种障碍。

  受康普茶启发的电路

  康普茶这种流行饮料在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同时,也成为科学家灵感的来源。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非传统计算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使用黏糊糊的康普茶垫制造“康普茶电路板”。这种茶垫由酵母和细菌在康普茶发酵过程中产生。研究人员将电路印制在干燥的垫子上,能够点亮小型LED灯。

  干燥的康普茶垫具有纺织品甚至皮革的特性,但它们是可持续且可生物降解的,在水中浸泡数天也“毫发无伤”。这种康普茶垫也比塑料更轻、更便宜、更灵活。将康普茶可穿戴设备与传感器和电子设备结合,还可用作心脏监测仪或步数跟踪器。

  受穿山甲启发的机器人

  穿山甲这种软体哺乳动物全身覆盖着鳞片,不仅使其在“穿山打洞”时减少泥土黏附,而且能蜷缩成一团,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攻击。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与上海同济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了一款柔软、灵活的微型金属机器人。这款微型机器人不钻地也不挖洞,而是可进入人体内治病。它可像穿山甲一样卷曲起来,在人体内部“航行”,治疗内出血、清除肿瘤组织、治疗血栓等,具有重大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记者刘霞)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

  •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