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纳米技术会让世界更好吗?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纳米技术会让世界更好吗?

来源:科技日报2024-02-18 09:42

  ◎记者 张梦然

  请看这句话末尾的句号。仅为这个句号1/10000大小的粒子,能有什么用?

  答案超乎你的想象。

  这是纳米级的粒子,基于纳米级材料的技术,在我们的世界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碳纳米纤维可增加飞机和自行车车架强度、银纳米粒子可制成抗菌织物、而被称为纳米脂质体的保湿纳米粒子可用于化妆品。

  纳米技术也在彻底改变医学。因为纳米粒子很容易就通过血脑屏障,未来将助力脑部疾病、癌症、痴呆等病症的治疗;眼药水中的纳米粒子可能会协助矫正视力;植入眼睛、耳朵或大脑中的纳米粒子,可使人类的夜视能力或听力高度提升;甚至,纳米粒子还可让人们用大脑控制他们的智能家居和汽车。

  这不是科幻小说,这些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

  但是,评估纳米粒子安全性和伦理性的框架并没有跟上研究的步伐。如果规范没有更新,则很难判断纳米技术是否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纳米粒子究竟是什么?

  维度上1—100纳米之间的任何颗粒或材料都可归类为“纳米粒子”。人的头发直径约为100000纳米,但这一数字“太大了”,不能属于纳米范畴。在自然界,单个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100纳米,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粒子直径可小至10纳米,这是两种天然存在的纳米粒子的例子。

  纳米粒子当然也可以在实验室中生产。新冠疫苗中使用的腺病毒载体、纳米脂质载体和mRNA都是工程纳米粒子;用于矿物防晒霜的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也是工程纳米粒子;飞机的碳纳米纤维亦如此。

  纳米粒子拥有与尺寸较大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即使二者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譬如,大粒子氧化锌不能溶解在水中,而纳米级氧化锌可在水中稳定分散。后者可用于防晒霜,虽然看上去几乎透明,却能将阳光从皮肤表面反射出去以防止晒伤。纳米级氧化锌还表现出抗真菌特性,可用于制造抗菌表面,但其抗菌原理人们尚不完全清楚。

  这就是问题所在。虽然科学家对纳米材料展现出的对人类有利的一面非常感兴趣,但仍然对它们的行为不够了解。

  纳米技术安全吗?

  纳米粒子对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有莫大的吸引力,因为它们可轻易穿过细胞膜,这使它们在疫苗及部分治疗中非常有效。科学家也猜测,纳米级氧化锌的抗菌特性可能就与它们穿过细菌细胞膜的能力有关。

  而人们对纳米粒子的担忧,部分也缘于它可穿过人体细胞膜。

  依然拿氧化锌举例。在美国,氧化锌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为是安全有效的,可用于防晒霜等产品,因为在防晒霜中,氧化锌不太可能对人体有毒。

  然而,尽管科学家已相当了解大粒子氧化锌对健康的影响,但他们并不完全了解纳米级氧化锌对健康的影响。一些使用人类细胞进行分析的实验室研究中,甚至产生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人们既担心穿过人体细胞膜的粒子,也担心这些粒子对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晒霜中的纳米氧化锌正在破坏珊瑚礁。但目前世界每年要产出数百吨的纳米氧化锌。这种物质不易降解,如果人们不能更好地了解它,必然也无法预测它最终是否会演化成无法收拾的环境问题。

  伦理和技术监督何时到位?

  除了穿过细胞膜的能力,纳米粒子还显示出再生骨骼肌的希望,有朝一日可能治疗肌肉萎缩症,或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萎缩。总而言之,纳米粒子有潜力治疗疾病并增强人类体质。

  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道德框架来约束人们,怎么更好地利用这一技术。

  今天,不同的国家对待纳米粒子的方式不同。例如,欧盟消费者安全科学委员会已禁止在欧盟各地的气溶胶防晒霜中使用纳米级氧化锌,理由是它们有可能进入肺细胞并移动到身体其他部位。美国则没有采取类似措施。

  欧盟建立了一个纳米生物技术实验室,研究纳米粒子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纳米粒子及其对大型生物系统的影响。

  美国发起了“国家纳米技术倡议”,这是一项由政府资助的、协调研究和开发的工作,正在努力将法律和伦理专家与科学家聚集在一起。他们将权衡纳米技术的好处和风险,并向其他科学家和公众传播信息。

  世界卫生组织的COVAX计划则在尝试克服纳米粒子疫苗在全球分配上的差异问题,旨在确保人们公平和公正地获得治疗,让每个人都能从技术中受益。

  我们相信,纳米技术研究界将从以上这些模式中得到巨大启发。人们将纳米技术创造出来,如果希望这种技术让世界变得更好,那无疑需要协调科学和伦理,从而塑造出真正合适的使用与控制方式。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默茨经两轮投票当选德国总理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