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5G应用深入千行百业

来源:人民日报2024-03-20 09:26

  平均海拔5373米,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东南部的普玛江塘乡,借助5G网络,村民们打开手机就能流畅收看体育赛事。

  跨越近3000公里,通过5G远程机器人,远在北京的外科专家能操作位于海南的手术室内的机械臂,在几乎无延时的情况下,顺利为患者完成一场复杂手术。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站总数超337.7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5G应用已深入千行百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5G技术有哪些新进展,又将如何赋能经济增长?记者进行了采访。

  网络底座日益夯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穿行在玉龙雪山、哈巴雪山隧道群,透过车窗,隧道壁上两细一粗的黑色线缆,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粗的线缆叫漏泄同轴电缆,隧道网络施工时,将它沿隧道壁敷设在车窗高度,可以均匀地向列车收发公网信号。”中国铁塔云南省分公司项目经理赵协松说。

  全长139.7公里的滇藏铁路丽香段,桥梁隧道占比超70%,中国铁塔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投资、同步规划,铁路沿线共新建基站82座、隧道分布系统92.5千米、大型车站室内分布系统2个。赵协松告诉记者,5G/4G信号随着铁路通车同步实现全线覆盖,即便在20座隧道组成的隧道群里,最高下载速率也能达到300Mb/s。

  海南三沙永兴岛,最远106公里的远海海域上,“移动信号满格”已不再是新鲜事。

  “当前在已建成的基站中,90%以上可以实现共建共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2302万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相继完成7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截至目前,我国51.2万个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脱贫村通宽带比例、“三区三州”原深度贫困地区通宽带比例均达100%,已通光纤行政村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s,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坚实,5G关键技术也在不断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近年来,我国5G技术产业在技术标准、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7.5%,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轻量化5G核心网、定制化基站等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推出全球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5G网络建设,推动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同时,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为行业转型发展提供网络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将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深化交流合作。

  创新产品竞相涌现,快步融入日常生活

  以建促用,用是关键。近年来,随着5G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5G应用也快步走进寻常百姓的工作生活,让人们的生活更智能、更便捷、更美好。

  阳春三月,在云南丽江开往香格里拉的列车上,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并分享窗外的雪山美景。“真没想到,穿越几十公里的隧道群,列车上的5G信号依然满格,刷视频、开电话会议,都不耽误。”许女士说。

  “一键就能和儿子视频聊天,每天还按时提醒我吃药,感觉像有了个‘生活管家’。”家住上海的赵大爷是上海联通“暖心家园”智慧养老产品方案的首位预约用户,家里的门磁设备、燃气警报器等已全部联网。

  基于5G网络,“暖心家园”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智慧养老场景有机结合:可提供看护、报警、便捷呼叫等居家养老服务,还上线了一站式陪诊、一键叫车等功能,让老年人生活更便利,也让家人更安心。

  随着5G技术研发和融合应用走向深入,越来越多充满想象、饱含温度的产品相继落地。

  创新业务不断涌现。随着5.5G即将投入商用,数据下载的最高速率将提升到万兆,可以支撑扩展现实、裸眼3D等创新业务需要的大带宽、低时延和高可能性;数据上传的最高速率提升到千兆,能支持海量数据全面上云端、直播全民化。

  普惠服务纵深推进。目前全国中小学联网率达到100%,远程医疗覆盖所有脱贫县,2577个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升级,借助广覆盖的5G网络,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更大范围、更广人群拓展。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成为我国“5G+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承载着车身的智能滑板驶入工位后,左右两侧的两台7轴机器人便忙碌起来——

  抓取自动导引车上的一体式散热模块、扫描车身引擎盖下的装配单、为左右两端4个螺栓安装孔分别拍照、模块精准对位并拧紧螺栓……原先需要通过吊具、扭力扳手,由多人操作的工序,如今仅需53秒便可自动完成,关键参数还能同步上传智能生产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得益于‘5G+工业互联网’,我们不仅实现了98.5%的产品一次合格率、最高160%的产能利用率,而且能为用户提供包含智驾、轮辋、外观、内饰等20多个维度、10万多种个性化配置组合。”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告诉记者,去年底,智能生态工厂在全球众多新能源汽车工厂中脱颖而出,入选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灯塔工厂”。

  不只是在工厂制造环节,在车路协同领域,“5G+工业互联网”也渐行渐近。

  无顿挫感绕障、超车、躲避大车,灵活上下匝道,高效借道通行……前不久,上海嘉定区叶城路附近的城区道路上,国内首个采取“5G+纯视觉感知算法”的高阶智能驾驶车型极越01,正在邀请客户试驾。“今年,融入占用网络的点到点领航辅助(PPA)系统,将覆盖超过200个城市的城区道路。”极越数字产品负责人潘云鹏说。

  在工厂车间,以5G和边缘计算技术为依托,多地生产数据能实现协同联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仓库,基于5G网络支持,操作员只需借助监控屏幕和操作手柄,就能完成远程精准吊装,彻底告别“爬上爬下、冬冷夏热”的作业环境……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加速从生产场景向全产业链延伸,有力助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背后,是数字技术的持续拓展。当前5G行业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超2.9万个。5G应用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1万个。其中,医疗领域的5G应用已从远程诊断向远程精准治疗延伸;电力领域的5G应用从输送环节的无人巡检覆盖到“发、输、变、配、用”环节。

  “5G移动电话用户持续增长、5G流量消费快速提升,还促进了裸眼3D、云手机等新兴业务蓬勃发展,有效拓展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空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融合应用不断拓展,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底,我国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根据研究机构测算,预计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

  “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各行各业,正在重塑产业结构,加速业态升级,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产学研用各方,加强跨部门协作,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 政 刘温馨)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超重力实验装置启动核心设备

  • 湖南桑龙高速建成通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