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F1直播收视狂飙背后,有多少“黑科技”加持?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F1直播收视狂飙背后,有多少“黑科技”加持?

来源:光明网2024-04-22 13:55

  作为世界三大体育赛事之一的F1,自带魅力与激情,吸引了全球车迷的目光。今年是F1中国大奖赛20周年,数个“首次”为这场盛宴增添了多个亮点——时隔五年再次回归上海,中国首位车手周冠宇在主场迎来首秀、全新引入的冲刺赛等,都令这场比赛备受瞩目。

F1直播收视狂飙背后,有多少“黑科技”加持?

  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万车迷来到上海国际赛车场感受阔别已久的赛车引擎轰鸣声。同时近15亿的全球粉丝,通过F1直转播切实感受到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再次引发了收视热潮。

  F1直播作为最受数据驱动的国际赛事直播,涉及海量数据采集、信号传输与分发、处理与导播。那么这么复杂的流程到底是怎么进行的,背后有多少团队配合,其中又有多少黑科技加持,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保障数据采集与传输 ThinkStation全程护航

  众所周知,F1直播首要且关键的一步,就是海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采集。据统计,每场比赛F1都会布置近500个硬件,其中有超过120个摄影机位,包括90多个车载摄像机、28个赛道摄像机等,用于采集不同视角的画面。同时在赛道周围还会部署147个定制麦克风,为观众提供每辆赛车高质量的立体声音频。

  此外,还有计分计时系统的画面采集以及20辆车10支车队的数据采集等。尤其是计分计时系统的画面数据采集与传输是F1直转播中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F1车手们之前的竞争非常激烈,两辆赛车的差距往往仅在毫秒之间,而实时更新的计分计时系统能够帮助粉丝们更好地了解赛场上的形势,而这些信号的收集与传输就需要算力强劲的设备做支撑。

F1直播收视狂飙背后,有多少“黑科技”加持?

  联想ThinkStation P3 Tiny

  联想ThinkStaion P3 Tiny凭借1L小巧的体积、航天级的品质,能够被布置在赛道中心,辅助一线工程师进行F1计时计分系统的画面采集。同时,ThinkStation P3 Tiny搭载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拥有高达2X2TB的容量储存,可以为数据储存与传输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实时准确地将F1计时计分系统的画面传输给各车队、FIA、广播公司和评论员,确保F1直转播的顺畅运行。

  提升图像渲染效率 助力F1直播体验爆棚

  信号采集和接收只是F1直播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信号处理与导播是给粉丝提供沉浸式观赛体验的重中之重。

  首先是导播,如此前所说,一场比赛会布置超120个摄影机位,由此提供车手视角、空中视角、掌控视角等不同的视角,给观众呈现更加身临其境的画面。联想ThinkVision专业显示器,凭借着超高清4K分辨率,丰富的外置接口、超宽大屏设计,支持ETC的直转播团队实现多屏连接监看,帮助F1制作人员在100多个摄像头画面中,实时切换最合适的镜头给M&TC。

F1直播收视狂飙背后,有多少“黑科技”加持?

  导播之外,为了让F1直播内容更加丰富和吸引观众,F1赛事制作团队会使用专业图形和视频处理软件添加各种视觉效果,包括比赛计分板、选手信息、实时数据统计、回放、慢动作等。此外,为了在赛车的图像上更清晰显示赛车的速度、位置、距离、轮胎磨损等数据,以及赛车的轮廓和颜色,制作团队也会在转播中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

  无论是渲染抑或使用AR增强现实技术,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提供支持。针对复杂的后期制作挑战,ThinkStation P620发挥强大的GPU图形处理能力,通过业界领先的128条PCIe 4.0通道,支持2个顶级专业显卡,极大缩短渲染合成时间,保障图像和数据无延迟融合,给观众带来更多元的观赛体验。

  除了F1直播之外,以ThinkStation P620为代表的高性能工作站也在不断为直播行业赋能。近年来,全链路4K直播正在逐渐成为标配。联想ThinkStation P620,拥有硬件编解码单元,可以将海量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使用如HEVC等领先的编码技术,减少数据量同时保持画质。另外,最高达1TB的8通道3200MHz内存,可实现更可靠的海量数据吞吐,这些不仅是实现4K高清直播的前提,还能确保实现低延迟传输。(铭闻)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