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充分激发释放科技人才红利
首页> 科技频道> 评论 > 正文

充分激发释放科技人才红利

来源:经济日报2024-05-22 09:16

  赵曙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技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近年来,国有企业积极落实科技人才发展政策,探索健全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在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从目前看,科技人才管理政策前瞻性不足,政策规定之间衔接不够、边界模糊、实际操作性不强,国有企业人才管理针对性和精准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新征程上,亟需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突出分层分类,系统优化科技人才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纵观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历程,高质量科技创新的关键就在于激发人才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在大国竞争中的重要性全面提升,激发释放科技人才红利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世界一流人才,特别是需要世界一流科技人才队伍。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在深入实施,必须充分认识人才是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摆在谋创新、抓发展突出位置,面向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现代新国企建设,坚持贯彻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坚持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谋划,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将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释放人才红利、激发创新动力。

  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管理具有高度复杂性,需要考虑企业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特征和科技人才的差异化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人才管理体系构建和优化的重点在于形成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架构,并针对国有企业的差异化特征进行重点突破,实现共性与个性、完整性与差异性的有机统一。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分层分类管理,围绕科技人才管理的核心环节,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不同阶段的群体特征、需求特点和层次分类,进行既体现系统性、一体化,又突出针对性、差异化的科技人才管理体系设计,着力培养造就、吸引凝聚、用好用活优秀人才,持续提升国有企业人才承载力、创新力、竞争力。

  聚焦高水平多层次健全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梯队。充分考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殊性和成长规律,以及国家科技发展需求和国有企业自身需求,加快形成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体系机制。在基础研究阶段,以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为重点,以高水平研发平台搭建为抓手,培养、引进关键领域领军人才,同时重视培养青年技术力量,强化源头储备。在应用研究阶段,以科研骨干、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设计,培养其挑大梁、当主角的能力,同时通过人才举荐、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引进,实现高层次科技人才要素跨地区配置。在成果转化阶段,以具有市场意识和产品意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重点,通过将研发与科研管理、科研服务并重,培养、引进一批具有科技研发和科研管理背景的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聚焦多元化开放式完善承载体系,拓展人才空间。结合科技创新活动特点和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需求,建立差异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及横向有宽度、纵向有深度的职业发展通道体系。在基础研究阶段,相关评价机制应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以低频次、长周期考核为主,并以此完善岗位聘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制度;人才发展要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注重将青年科技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相融合。在应用研究阶段,应以技术突破为导向,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重点评价技术标准、技术解决方案、高质量专利等代表性成果,体现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人才发展应加强重大平台和项目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开放程度,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大更广的发展平台。在成果转化阶段,应以成果效率效益和产业贡献为导向,重点评价成果产业化、产学研深度融合成效等代表性成果,体现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实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人才发展应注重畅通技术经理人职业发展路径,搭建系统高效的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体系。

  聚焦市场化长效化建立激励体系,激发人才活力。科技人才激励要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与岗位责任、风险和工作业绩相挂钩,坚持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在基础研究阶段,可考虑将基础研究科研骨干人员优先纳入中长期激励范围;对在重大应用基础研究任务中取得重大成果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探索建立回溯薪酬制度,充分体现基础研究科研骨干的历史贡献。在应用研究阶段,建议建立与科研任务特点相适应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以任务目标达成作为激励兑现的前提条件,优先将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任务的攻关团队纳入中长期激励计划。在成果转化阶段,可充分运用股权奖励、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分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益分享和作价投资入股激励等。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科技人才保障体系,持续改善科技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等,确保用宏伟事业吸引人才、用共同理想凝聚人才、用良好环境留住人才,增强国有企业科技人才稳定性。

  (作者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商学院名誉院长)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