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杨元庆:供应链是联想全球化运营的基石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杨元庆:供应链是联想全球化运营的基石

来源:光明网2024-05-23 12:32

  今天,全球最权威供应链榜单Gartner Top 25公布2024年最新排名,联想集团连续三年位列前10,继续蝉联亚太第一,也是中国乃至亚太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据了解,这也是联想集团第10次上榜,继续保持中国企业上榜次数最多的纪录。这一成绩离不开联想集团与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携手共进。

  联想集团将于本周五(24日)在深圳举办全球供应商大会,届时将与1600家供应商共同探讨AI技术在供应链变革中的应用,推动更紧密的合作。

  今年是联想集团全球供应商大会20周年、也是联想创立40周年。春生夏长,万物向阳,杨元庆也向供应商伙伴发出了一份特殊邀请。(科文)

  附:致联想全球供应商伙伴的一封信

  尊敬的全球供应商伙伴们:

  春生夏长,万物向阳。在这生机勃勃的季节,我谨代表联想集团向您发出参加2024联想全球供应商大会的诚挚邀约。

  全球供应链是联想全球化运营的基石。一年一度,我们都会与全球供应商伙伴相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合作。今年的相聚格外珍贵,因为联想即将迎来创立40周年生日。常言道,四十而不惑。对一家企业而言,四十年足以让我们有所磨砺、有所积累、有所思考而愈加成熟。所以这次大会,在我们看来是难得的一次沉淀心情,跟新老朋友们一起回顾历史、梳理情感和展望未来的机会。

  1984年,联想在北京中关村创立。40载春秋岁月,联想从一家小小的创业公司,成长为今天年营收额超4000亿人民币的全球化高科技制造企业;从代理国外品牌、创立自主品牌,到现在连续多年稳居全球PC市场第一、全球高性能计算第一,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器供应商和存储设备厂商;从委托制造,到建立自有工厂,再到如今成为在全球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超过2000家核心供应商、为180个国家和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链主企业……

  40年来,联想的全球供应链伴随企业发展的脚步,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一次次克服挑战、化危为机,一次次穿越周期、把握机遇,40年的运营经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联想建立的这套高效、韧性、智能、绿色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我们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组成联想全球供应链生态最重要的有机体,就是跟我们紧密合作、携手共进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们。无论是全球化巨头、行业翘楚,还是中小企业,没有与你们的协作,就没有今天的联想。近年来,联想连续多年入选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并多次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也是排名最高的中国企业——这不仅是对联想的认可,也是对联想所有合作伙伴的认可,是属于联想全球供应链大家庭共同的荣誉,代表了亚太制造的最高水平。

  40年来,我们共生共荣,亲如一家。还记得全球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面临着零部件短缺、物流中断等重重挑战。凭借多年来建立的信任与依赖,我们与供应商伙伴通力合作,从关键零部件到防疫物资,从协调物流计划到一线员工的坚守与支持,我们互相扶持,一起最大程度地保障了零部件供应,让生产顺利运转,订单准时、高质量交付,真正做到了“生产不间断、供应不掉链”,捍卫了联想制造的全球地位。

  我们共同成长,彼此成就。还记得跟比亚迪组建联合实验室,一起开发高能量密度电芯,打造出引领全球笔电行业电池技术的骄傲;还记得与TCL华星光电一起组队,研发出行业领先的手机折叠屏技术的喜悦;还记得携手欣旺达,用联想经验帮助他们搭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使其获评浙江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兴奋……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产业链中,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我们都以诚相待。只要有创新的火种,我们都愿意珍惜,更乐于与伙伴们共享资源、协同合作、互相成就。因为只有整个产业链协同创新,才能让创新资源和效率最大化,让产业链所有企业共同受益。

  我们共建生态,服务社会。作为链主企业,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个全价值链协同、共享、共赢的生态圈,才能激发整个产业最大的活力,创造最大的价值。联想坚持积极跟合作伙伴共建生态体系。现在我们已经与4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智化赋能实现高效协同,保障整个供应链的韧性、高效与灵活。我们还深度融入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共享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全方位助力中小企业成长。我们的共同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联想工厂所在之处,吸引了众多供应商伙伴集聚,形成了完整供应链生态圈;在中国市场,我们直接带动了供应商35.5万人就业,间接辐射的电子制造及上游产业就业人数达到600万-800万人,有效助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就业。

  如果说,40年前的联想是一粒小小的种子,如今的我们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感谢所有合作伙伴,源源不断供给我们丰富的养料。作为链主企业,我们也积极反哺产业生态,尽己所能,全心全意,无怨无悔。我们相信,在中国制造这座生态大花园中,唯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让中国制造的产业生态更加繁荣茂盛,让中国制造的基石更加坚不可摧。

  下一个10年将是人工智能的时代。创新技术的颠覆性发展,让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重塑,也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新的AI产业生态正在快速成长。联想提出了“AI for All”的使命,我们希望能够让人工智能变得人人触手可及,真正惠及所有企业和个人。在今年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首次在中国市场率先发布具备五大特征的真正意义的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同时还在打造更多混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推动大模型在行业加快落地应用。

  独行快,众行远。一个行业的繁荣需要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各位伙伴们,面向AI时代,联想将继续全心全意、无怨无悔,“All in AI, 全力爱”,让我们继续通力协作,把握机遇、保持韧性、共同成长,为了实现AI时代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上的跃迁发展而一起努力!

  最后,祝愿您身体健康,事业昌盛!在今年的联想全球供应商大会中收获满满!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2024年5月22日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假期攻坚 京西筑通途

  • 大桥飞架入“云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