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技人物 > 正文

“稻迷”张洪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5-27 02:55

  作者:苏雁(光明日报社)虞璐、王一凡(扬州大学)

  学人小传

  张洪程,1951年出生于江苏南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1975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学专业并留校任教。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顾问,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主编《农业标准化概论》《水稻机械化精简化高产栽培》等。

  每年11月至翌年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都会在扬州大学文汇路校区一间2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完成一项“锱铢必较”的“大工程”。

  他戴上老花镜,蹲下身子,拎起两份水稻种质材料,轻轻倒在铺展于地的大白纸上,观察每一颗种子的粒型、透明度、光泽度,筛选出当场的“晋级者”。这一蹲,往往就是一个下午。

  在这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张洪程要日复一日,如“大海捞针”一般,从2000余份水稻种质材料中,挑选出外形饱满、色泽亮丽、透亮如水晶般的“最美”稻米,对其开展繁育和栽培技术研究,进而选育出优质丰产的水稻品种。

  很多人叫张洪程“稻迷”。因为这份迷恋,49年来,他的足迹遍布苏、浙、皖、赣等10多个水稻主产省份。因为这份迷恋,他不断探索选育优良水稻品种,研发水稻轻简化、机械化、精确化栽培技术。他的科研成果既丰富了我国作物栽培耕作理论体系,也走出了实验室、试验田,在广阔田野上开花结果,让许许多多中国稻农“挺直了腰板”。

“稻迷”张洪程

张洪程在田间。图片由作者提供

  改写“弯腰插秧”历史

  民以食为天。出生于1951年的张洪程,经历过吃不饱饭的岁月。种出更多粮食,让大家都不挨饿,是他从小的梦想。1972年,机缘巧合,张洪程进入江苏农学院(今扬州大学)农学专业学习。从此,他的命运与“天下粮仓”紧密相连。

  几十年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场景,深深印在张洪程的脑海里:“我记得,20世纪60年代末,种田只能靠手工。当时我们生产队只有一辆东风-12手扶拖拉机,种一亩稻子要四五十个工,烦琐又辛苦。到了80年代,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干农活的人少了,但是粮食要增产啊。我当时就想,一定要为农民做点事。”毕业留校后,张洪程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对准了农业轻简化。

  翻土犁田是传统耕作的必要环节。20世纪40年代,有国外学者提出“少耕”“免耕”的耕作方法。“少耕”“免耕”虽然省时高效,但在一些地区会造成地力损耗、草害猖獗、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等情况,相关技术一直未能在我国普遍推广。

“稻迷”张洪程

张洪程(右二)和学生在一起。图片由作者提供

  张洪程带领团队深入江苏各大农区,主持了一场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攻关,搜集整理的数据资料装满了20多个箱子。经过潜心研究,根据江苏省内不同农区的特点,他们提出了以少耕为主、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新型轮耕制度。相关成果与栽培技术在江苏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为农民轻简化种地送上了“金扁担”。

  在传统水稻种植过程中,弯腰插秧是最艰辛的作业环节。从1985年起,张洪程开始系统研究使用抛秧技术以替代弯腰插秧。随着水稻抛秧技术的成熟,单调重复的弯腰插秧动作,变成如“仙女撒花”般轻盈的劳动场景。时至今日,抛秧技术仍然在全国1.2亿亩水稻田中使用,特别是在机械化栽培困难的丘陵山区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很多稻农说,抛秧技术让他们“挺直了腰板”。

  2004年,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张洪程主动申请承担该工程的江苏水稻项目,并把水稻丰产高效研究作为项目实施的“龙头”。他带领团队在兴化、姜堰、高邮、如东等不同生态区展开试验,针对水稻生产技术瓶颈,研究建立了以群体定量化诊断、密肥水定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确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施良种、壮秧、扩行、控苗、精肥、节水、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依据叶龄进程对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定时、定向、定量的科学调控。这不仅能减少7.3%的劳动力成本,还能使水稻亩产提升10%以上。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张洪程带领团队成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生育规律、肥水高效利用机理与定量化管理,创建形成了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体系。这个精确定量栽培模式,倡导“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分别在姜堰、兴化两地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亩产903.8公斤、937.2公斤的纪录,展现出巨大的生产潜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使农民更易于理解和应用这个技术体系,张洪程深入各基地讲课,到田头指导应用,江苏多地同片土地连续8年实现亩产800公斤以上。

  2011年,张洪程凭借“水稻丰产定量栽培技术及其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实现了高产与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如今已被相关部门确定为全国水稻生产主推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示范推广。

  近些年,江苏连续多年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的水稻亩产纪录,机插稻单产水平和应用面积都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份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些骄人成绩的背后,有张洪程的大量心血。

  从机插到无人化耕种

  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差是目前粮食作物播种面临的挑战。未来,粮食怎么种?靠谁种?

  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等的资助下,张洪程主动与多家科研、生产单位联络,通过加强校企联合、校地联动、校所联系,集聚资源,潜心钻研“机插水稻稳定高产”课题。

  水稻机械化栽培,稻农梦寐以求。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进日本机插技术后,逐渐形成了以毯苗机插为主体的机械化栽培方式。但在当时,我国有3/4的水稻田分布在南方多熟制地区,水稻耕种一茬接着一茬,时间非常紧张。运用机械化方式栽培密度极高的毯状小苗,容易因秧苗弱小且栽插不匀导致生长缓慢,一茬水稻成熟推迟,就会耽搁后面的水稻插秧,不仅影响周年生产,也会使当季水稻产量下降、质量不稳定。由于这些限制因素,我国机插稻栽培一度发展缓慢,极大制约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

“稻迷”张洪程

张洪程(左)在实验室。图片由作者提供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张洪程团队历经11年攻关,在壮秧培育、精准机插、生育诊断、肥水调控等技术上实现突破性创新,创立了适应多熟制地区的毯苗、钵苗机插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新体系。其中,以“控种、控水、化控”为核心的机插毯苗、钵苗两套育秧新技术,显著增长秧龄、提高苗质、改善大田群体质量,为实现机插秧苗大田“早生快发”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目前,相关成果已在江苏、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得到广泛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亩产稳定在550公斤~600公斤,不仅引领了江苏乃至全国水稻生产的机械化进程,还推动了水稻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8年,张洪程凭借相关技术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俗话说“秧好半熟稻”。培育高标准机插秧苗,是保证机插质量,取得水稻丰产丰收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传统机插水稻秧苗龄小质弱、存活较慢等制约产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张洪程团队再次“对症开方”,研发了“机插粳稻盘育毯状中苗壮秧培育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提升秧苗活力,提高育秧的质量和效率,使亩增产10%以上,目前已经在江苏、安徽、黑龙江等省进行示范应用。

  21世纪,是智慧农业大发展的时代。作为走在农业科技前沿的学者,张洪程意识到,稻麦生产“无人化”,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未来粮食到底“怎么种、靠谁种”的一把钥匙。

  早在2008年,张洪程就牵头组织国内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智能控制、软件信息等多领域专家,联合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和一线农技人员,组成攻关团队,开展智能化、无人化、多重复式耕播先进装备研制。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团队终于实现了机械种植的“无人”作业。以水稻机插整合栽培“无人化”作业技术、水稻直播与小麦条播整合栽培“无人化”作业技术为核心,配套无人机飞防高效植保技术、智能远程控制灌溉技术和智能精准“无人化”收获技术,使农机与栽培农艺创新融合,施基肥、控深播种、浅旋覆土、开排水沟等九道工序能够一次完成。

  目前,“无人化”栽培技术已在江苏多地开展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试验示范,简化了生产工序,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在一次长三角水稻智能化育栽秧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上,张洪程带领团队现场推广示范智能化育秧、栽插作业等“无人化”技术。在智能化育秧生产线上,从上盘、铺土到播种、覆土,再到码盘、运输,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整套工序一气呵成。张洪程站在生产线旁,详细讲解浸种时间、催芽方法等技术细节。如此高效而精准的智能化操作,令现场的种植户惊叹不已。溧阳松林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王林松深有感触:“育栽秧智能化设备的引入,仅育秧这块工作就节省了约60%的人力物力。原本需要10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4人就可以轻松应对,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农业耕作能够更加文明、更加高雅、更加舒适,让种地成为人人羡慕的好职业。”张洪程满怀憧憬。

  一切为了农民

  作为农民的儿子,张洪程出身“农门”,心在“农门”,始终情系农业、农村、农民。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投身农业科技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全力以赴探究农学、农艺领域的知识理论,步履不停地为农民送去增收致富的新科技。

  扬州市东郊湾头镇田庄村的很多村民都熟悉张洪程。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连续十年,每天清晨,当城里的人们还在梦乡中时,张洪程已骑着自行车,穿越晨雾,赶往离学校10多公里的田庄村。那些日子,张洪程因投身繁重的科研工作,面黄肌瘦,身体虚弱。有时,他甚至累得一阵一阵地出冷汗。领导和同事见状,纷纷劝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必须休养,还给他开了病假条,但他根本不听劝。

  “只有在生产第一线,才能发现真问题,了解真需求。”“农业要想取得成果,一定要实事求是,把工作做到极致。”“只要身体允许,我绝不会停下脚步。”这是张洪程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稻迷”张洪程

张洪程的部分著作 图片由作者提供

  农业栽培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学者不仅要研究作物本身生长的规律,而且要分析农作物与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关系。在这个系统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不同性质的土壤、各种人类活动,都可能对生产产生影响。想要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系统中探寻出规律,没有长期观察和实践经验是不行的。张洪程从未享受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长年累月穿梭在田间地头,观察土地的变化,记录作物的生长过程。

  2001年以来,张洪程在江苏兴化、姜堰、泗洪、溧阳与江西上高等典型农区,组织“攻关试验—集成示范—协同推广”一体化运作,将高深的科技环节转化为清晰明了的“模式图”,手把手传授农业新理论,用大白话讲解新技术,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既充实了他们的口袋,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窝。

  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他必定带着团队师生前往各个基地考察苗情。忙碌的夏季,他一天之内跑过5个县区。团队中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感觉体力不支,年过古稀的张洪程却总是充满热情,他的热情也鼓舞着这些年轻人。

  1998年5月1日,张洪程婉拒了一个在北京举行的大型活动,选择泡在农田里:“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种田很辛苦,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期,我怎么能离开?”

  2023年9月初,张洪程作为2023年“最美教师”,受邀赴北京参加颁奖典礼。临行前,他仍奔走在多个水稻试验基地,查看当季水稻的苗情长势。在他眼里,水稻生长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必须去田里看看才能放心”。

  “没有娱乐,全年无休”“除了看《新闻联播》,手机基本不上网”……身边的工作人员帮他粗略计算过,一年中,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教学与指导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投入项目研究、科技攻关之中,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他则在各地奔走,与农民兄弟并肩作战。

  当前,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张洪程多次“请缨挂帅”,组织良种繁育、优质栽培、绿色增效、机械智能发展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协同作战,实施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长江经济带水稻生产绿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重大咨询项目“江苏省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针对农业技术、管理、制度、政策开展调研与分析,在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上不断建言发声,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智库方案”。

  为学生“精耕细耘”

  每年开学,张洪程都会给新生讲一个算式:一年有365天,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7834,而0.99的365次方约等于0.0255。37.7834和0.0255,这就是一年中每天多努力一点和每天偷一点懒的区别。张洪程借此告诫他们,珍惜每一天,不辜负每一寸光阴。

  多年来,张洪程始终坚守教学一线。他的嗓音高亢有力,讲课时从不需要扩音器,即使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听到每一字、每一句。他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推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主编《农业标准化概论》等多门专业课程教材。2022年,由他领衔的“水稻丰产优质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农苦,学农的孩子也苦。”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老学长”,张洪程了解农村大学生的“苦”,也关心他们的“苦”。为了减轻家庭生活困难学生的经济负担,他的实验室设立了多个助研岗位,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奋斗不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他和团队成员一起拿出150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奖,用于奖励科研业绩突出的学生。

  扬州大学的校园有多片试验田,这里既是张洪程团队的实验室,也是教室。在试验田里忙碌着的团队师生,是这个校园里一道特殊的风景。作为学科带头人,张洪程深知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打造从教室到田间的育人“全链条”,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是他潜心探索的实践课题。他领衔创建了“课堂—实验室—基地—生产田”四位一体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带领学生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建立了20多个创新试验基地。数十年来,张洪程坚持把下田、下基地“蹲点”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种好一片试验田、管好一方高产地”是他培养学生的“金标准”。在他的团队里,有的研究生一个人要管50多亩的水稻田。从播种到收获,一年中有5个多月,他们吃住在试验基地。张洪程深知,对学生来说,这个过程虽然非常艰辛,但这些历练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只有让学生走进田里,走到农民中间,与农民、土地建立深厚的情感,他们才能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农林院校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每年毕业季,张洪程都把他的“心声”讲述给学生,勉励每一位毕业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稻迷”张洪程

张洪程的部分著作 图片由作者提供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张军是张洪程的博士研究生,也是目前苏北农技推广战线上唯一一名“全日制”毕业的水稻栽培博士。对自己的导师,张军满怀钦佩和感激。毕业那年,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军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苏南农技推广单位诱人的高薪,另一个是苏北农技推广事业对人才的热切渴求。张洪程告诉他:“国家培养一个博士很不容易,你应该到最需要你的地方去。淮安的水稻面积有490万亩,对我们学农学专业的来说,这个舞台更大、空间更广阔。”张洪程的建议坚定了张军扎根苏北基层的决心。在淮安,张军率先引进张洪程团队的钵苗机插技术,帮助当地顺利解决了偏迟熟优质粳稻机械化移栽难题,这项技术与淮安大米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合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

  数十年来,在张洪程的“精耕细耘”之下,140余名博士、硕士接力走到乡村“自找苦吃”,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长为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管理服务一线的中坚力量。

  “沃野千里仓廪实,乡村振兴人才旺。”这是张洪程最大的心愿。年过古稀的张洪程,依然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以一颗赤子之心,守护“大国粮仓”。

  《光明日报》(2024年05月27日 11版)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孟连:“国牛”迎来丰收季

  • “龙马”奔腾踏九霄——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将集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一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大量“首秀”“首展”亮眼。
2024-10-30 18:40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0-30 09:15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2024-10-30 09:14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2024-10-30 09:14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024-10-30 09:13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2024-10-30 04: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2024-10-30 04:00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4-10-29 09:30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2024-10-29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0-29 03:40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24-10-28 09:21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2024-10-28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2024-10-28 03:30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2024-10-28 09:23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2024-10-28 09:20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