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4高考今日开考,1342万考生赶赴考场!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2024高考今日开考,1342万考生赶赴考场!

来源:中新网2024-06-07 09:20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1342万考生奔赴考场。各地纷纷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为考生们创造良好的应考环境。

  7省份新高考首考

  2024年,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广西、贵州、甘肃等7省区开启新高考首考。

  根据各地公布的实施方案和解读来看,考试科目为“3+1+2”模式,“3”为统一高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1”为首选科目,即历史、物理中选择的1科;“2”为再选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中选择的2科。选考科目由各省命题。

  新高考实施后,在志愿填报方面,多地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方式,多地高考录取不再区分一本、二本,合并为本科批次。

  多地严防作弊,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高考前,多地多部门强调防范高考作弊,严打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例如,今年广州高考通过对智能安检门进行升级完善,强化对“放在屏蔽袋中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陶瓷耳机等新情况的识别和预警。

  今年,湖北襄阳高考安检门特别增加一个小台阶,考生过安检门的时要有一个抬脚的动作,安检更彻底,防止手机藏在鞋底。

  辽宁锦州实现“智能安检门”升级完善,增加对手机屏蔽袋、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陶瓷耳机等违规物品检测功能。全市智能安检门安装15厘米高的脚踏板,严防考生将手机藏匿在鞋底带进考点的现象发生。

  此外,高考前夕,各地公安机关已陆续侦破一批组织考试作弊案件和涉考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发布提醒,考生要严格遵守考规考纪,切勿携带手机等任何电子设备进入考点考场,以免触犯考规考纪。

  多地开启“护考”模式

  为给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多地开启“护考”模式和“静音模式”。

  比如,高考期间,北京地铁继续推行“三优”通道,即乘坐地铁前往考点的考生及家长,可凭准考证享受“优先购票、优先安检、优先进站”服务。地铁部分车站设立“考生服务台”,及时为有需要的考生及家长提供服务。

  山西太原明确,高考期间,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全天24小时禁止从事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室内装修作业、商业促销广播、文化娱乐扩音、机动车鸣笛以及其他各类产生噪声干扰周边环境的行为。

  四川公安交警要求,高考期间,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时刻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对发生涉及考生交通事故的,坚持迅速出警、快速处理,必要时帮助联系车辆转送考生。

  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忘带或丢失证件,因身体不适、交通堵塞等无法及时到场……公安部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和考务人员,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文具,遇突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交警将开辟绿色通道,处理好高考路上的每一个求助。

  专家建议:高考期间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

  针对高考期间的饮食,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建议,第一,考生应该尽量保持和平时一致的饮食习惯,包括进餐的规律、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的数量,基本上与平时保持一致,不要盲目的食补,对于可能引起过敏的,或者是过去有过过敏情况的一些食物要特别注意避免。

  第二,食物要充分烧透煮熟,最好是现制现吃。

  第三,不要贪吃一些冷饮、太凉的,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的食物。在食用时令的瓜果之前要充分浸泡、洗净,并且要尽可能的去皮。

  第四,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要做好公共设施的清洁和消毒。

  专家强调,广大考生保持跟平时一致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持情绪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

  • 不再遗憾!因为“这条小鱼在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