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为什么是海信?

来源:光明网2024-06-19 16:18

  2024欧洲杯激战正酣。

  揭幕战中,海信VAR视频助理裁判显示技术给出本届欧洲杯第一张红牌、第一颗点球,并辅助裁判吹掉了一颗点球。

  除了官方赞助商的身份之外,今年,海信正式成为2024欧洲杯VAR(视频助理裁判)显示官方合作伙伴。这是欧足联历史上首次开放VAR显示独家权益,中国企业的显示技术在最严苛的场景中得到检验和认可。

  2018年,VAR技术首次被引进世界杯,并于2021年应用在欧洲杯赛场,在足球发展史上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法国巴黎SKEMA商学院的体育学教授西蒙·查德威克认为,球迷对VAR的要求是,它值得信赖关乎可信度、可靠性和公平性,意味着海信与可信度、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是海信?

  为什么是海信?

  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曾表示:国际足联选择赛事赞助商的标准绝不是谁给钱多就选谁,而是寻求一个“真正做品牌”的企业——这家企业不仅在体育营销等方面投入,而且要持续投入技术和产品创新做品牌,并且见到效果。

  海信就是这样一家“真正做品牌”的企业。

  曾经,一家国外家电企业这样评价中国同行——“中国的企业就是一帮水果贩子,市面上需要什么水果,它们就包装什么水果。”

  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海信人——要做那个种水果的,而且是种优质品种水果的。几十年来,海信坚持技术立企,自研芯片、上线模组,自主研发激光电视和ULED技术,让中国民族产业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海信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电视产业“从0到1”再“从1到N”,艰难探索、苦心经营、孜孜以求、自立自强的缩影。几代电视人不断接力,寻求攻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实现产业化突破。

为什么是海信?

  2023年,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2611万台,蝉联全球第二,同比增长6.4%,在全球TOP5品牌中连续两年增长最快。2024年第一季度,海信电视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并且与第一名的距离进一步缩小。

  从统计表上的“others”到“世界第二”,中国企业跋涉了60余年。

  不要小瞧这个“世界第二”,它的“含金量”十足。

  这,不仅是海信亮出的一份成绩单,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敢于破局,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逆势而上的力证。

  这,意味着中国品牌终于打破了强大对手对于全球电视市场的垄断,折射出全球显示产业格局的变迁。

  从欧美到日韩,从日韩到中国,世界家电产业正走进属于中国企业的时代。

  在产业上下游的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电视工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市场化程度最高、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彩电制造大国,产量占全球70%以上,内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25%以上,出口量可以满足海外需求的75%以上。

  回到欧洲杯赛场,从8年前2016年法国欧洲杯时只有海信一家中国企业,到今年海信等5家中国企业共同亮相2024欧洲杯赛场,中国已经成了欧洲杯顶级赞助商的最大输出国,中国品牌海外影响力与日俱增。

  作为中国较早“走出去”的企业,海信2006年就确定了“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并坚持做自主品牌。2023年海信家电产品的海外收入占比达55%。

  在显示领域,海信开辟的激光电视赛道让中国电视进入到3000美元-5000美元的高价值市场,为中国电视品牌实现全球高端引领探索新路径。

  无论是世界杯还是欧洲杯,背后承载的是海信坚定不移建设全球自主品牌的信念。从2008年开始,海信通过全球顶级体育赛事+区域本土化体育IP,在中国企业中走出了一条通过体育营销撬动全球品牌知名度的道路,向世界更好展现中国品牌魅力。

  每次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营销,海信都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支撑,面向世界释放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用技术和创新赢得全球消费者的口碑。

为什么是海信?

  在欧洲杯的大本营欧洲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海信电视在欧洲市场销售量占有率排名第三,海信冰箱销量占有率在欧洲排名第二,均为中国企业第一。

  目前,海信在欧洲拥有近1万名员工,拥有位于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捷克、法国和波兰的5个主要的生产基地,在欧洲建立了6个研发中心,通过27个销售单元,将海信产品销往整个欧洲,满足欧洲消费者的需求。

  海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技术是海信的立企之本。借助全球顶级体育赛事的举办,不断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投入,为全球用户带来更好体验,一直以来都是海信的追求。

  与此同时,海信人心中还装着另一句话:“当你只是第二时,除了加倍努力,别无选择”。

  欧洲杯“头号玩家”海信“不止于世界第二”,中国企业“出海”的故事,仍在续写……(柯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