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目前,中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但与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相比,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仍然短缺,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立项名单,我市获准立项34项,约占全省课题立项的11%,居全省前列。在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市奋勇争先,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以教科研为先导”工作策略,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指引,推动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向“新”发展。
打破技校传统育人模式
探索科研指导之路
在此次公布的34项科研课题立项中,位于诸城市的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占了5项,其中,既有贴合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数控加工、农机维修等“接地气”的课题,也有探索技工院校育人模式、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性课题。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定位是什么?如何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如何作出改变以适应时代要求?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成功申报了5项科研课题,希望在这些科研课题的探索研究中,破解技工院校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党委委员陈世全告诉记者,学院根据当地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需求创新课题探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农机维修为例,这个课题小组成员之一的周韶龙是“全国技术能手”,有着丰富的农机修理经验,理论与实践兼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技能比赛中获奖。作为潍坊市工程技术学院曾经的学生,学有所成的他回归学校任教,担起了为母校育人育才的担子。周韶龙的成才之路,促成了该学院“技工院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探索与研究——以农机维修专业为例”科研课题的成功立项,该研究成果将惠及所有学生,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建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
技工院校科研课题的立项、开展,打破了传统技工院校育人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畅的弊端,探索出以科研为指导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聚焦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实现校企协同“双向奔赴”
数控加工、智能制造专业是山东昌乐技师学院的“拳头专业”。在立项名单中,该校“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产教融合视阈下技工院校‘数字赋能·双链耦合’实训模式研究与实践”等5项课题赫然在列。
“我们学校与山东矿机集团产教深度融合,共建了矿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共同培养在智能制造领域具备核心专业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矿机集团储备了人才。这次获得立项的课题就在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视阈下同步进行的研究。”山东昌乐技师学院副院长丁玉香说。
在我市技工教育中,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实现了技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学生入校就与企业签订就工协议,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有效地解决了我市高素质、高技能员工的来源问题,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支撑。
以科研课题立项为契机,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双向互惠,为技工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
抓牢课题研究“牛鼻子”
坚持以研促教、以教兴研
如何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高质量结题?潍坊市人事考试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为指导单位,制定了“立项培训—中期督查—结题筛查—现场答辩—推广应用”五步走的课题管理模式,助推课题管理科学、规范发展。
科研课题开题后,中期的督查促落实尤为重要,也是保证课题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市职业技术教学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对各院校立项的各类课题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从课题实施过程能否按计划有序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否丰富多样,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各院校是否在财力、人力、时间上提供各种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督查,激发各院校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也为结题答辩、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夯实根基。
“课题研究解决了教与学方面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在全市各技工院校已成为共识。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课题200个,不少研究成果已在全市“开花结果”。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研促教、以教兴研,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科研力量的建设发展都大有裨益。”市考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接下来,我市各技工院校科研课题实施工作将陆续展开。我市将紧紧抓住“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这一“牛鼻子”,引领各院校持续发力,以孜孜以求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态度潜心研究,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助推我市技工教育新模式、技能人才培养向“新”发展。(吴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