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东潍坊:技工教育向“新”发展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山东潍坊:技工教育向“新”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7-03 16: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目前,中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但与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相比,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仍然短缺,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近日,省人社厅公布了2024年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立项名单,我市获准立项34项,约占全省课题立项的11%,居全省前列。在探索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市奋勇争先,坚持“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和“以教科研为先导”工作策略,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指引,推动技工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向“新”发展。

山东潍坊:技工教育向“新”发展

  打破技校传统育人模式

  探索科研指导之路

  在此次公布的34项科研课题立项中,位于诸城市的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占了5项,其中,既有贴合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数控加工、农机维修等“接地气”的课题,也有探索技工院校育人模式、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性课题。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技工院校的定位是什么?如何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如何作出改变以适应时代要求?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成功申报了5项科研课题,希望在这些科研课题的探索研究中,破解技工院校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潍坊市工程技师学院党委委员陈世全告诉记者,学院根据当地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需求创新课题探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农机维修为例,这个课题小组成员之一的周韶龙是“全国技术能手”,有着丰富的农机修理经验,理论与实践兼优,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技能比赛中获奖。作为潍坊市工程技术学院曾经的学生,学有所成的他回归学校任教,担起了为母校育人育才的担子。周韶龙的成才之路,促成了该学院“技工院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路径探索与研究——以农机维修专业为例”科研课题的成功立项,该研究成果将惠及所有学生,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建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

  技工院校科研课题的立项、开展,打破了传统技工院校育人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畅的弊端,探索出以科研为指导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

  聚焦企业技能人才需求

  实现校企协同“双向奔赴”

  数控加工、智能制造专业是山东昌乐技师学院的“拳头专业”。在立项名单中,该校“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产教融合视阈下技工院校‘数字赋能·双链耦合’实训模式研究与实践”等5项课题赫然在列。

  “我们学校与山东矿机集团产教深度融合,共建了矿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共同培养在智能制造领域具备核心专业能力和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矿机集团储备了人才。这次获得立项的课题就在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视阈下同步进行的研究。”山东昌乐技师学院副院长丁玉香说。

  在我市技工教育中,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实现了技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学生入校就与企业签订就工协议,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有效地解决了我市高素质、高技能员工的来源问题,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支撑。

  以科研课题立项为契机,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双向互惠,为技工院校与企业协同育人、优化教学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

  抓牢课题研究“牛鼻子”

  坚持以研促教、以教兴研

  如何保障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高质量结题?潍坊市人事考试和劳动能力鉴定中心作为指导单位,制定了“立项培训—中期督查—结题筛查—现场答辩—推广应用”五步走的课题管理模式,助推课题管理科学、规范发展。

  科研课题开题后,中期的督查促落实尤为重要,也是保证课题效果的主要措施之一。市职业技术教学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对各院校立项的各类课题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从课题实施过程能否按计划有序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是否丰富多样,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困惑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各院校是否在财力、人力、时间上提供各种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督查,激发各院校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好课题的热情和动力,同时,也为结题答辩、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夯实根基。

  “课题研究解决了教与学方面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真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在全市各技工院校已成为共识。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各类课题200个,不少研究成果已在全市“开花结果”。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研促教、以教兴研,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院校教师的专业成长、科研力量的建设发展都大有裨益。”市考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接下来,我市各技工院校科研课题实施工作将陆续展开。我市将紧紧抓住“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这一“牛鼻子”,引领各院校持续发力,以孜孜以求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专业的态度潜心研究,努力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精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助推我市技工教育新模式、技能人才培养向“新”发展。(吴秀云)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