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航天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航天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17 03:35

  【专家点评】

  作者:董成喜(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二级调研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天技术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从遥远的太空走进公众的日常生活,从提升农业效率到改进环境监测技术,从优化交通出行到革新医疗技术,航天科技正以跨界融合与创新应用的方式,为千行百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航天科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满足航天任务的需求。这种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不仅推动了航天科技自身进步,也为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启示。许多在航天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其他领域,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

  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行业界限,实现了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航天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

  在农业领域,航天科技推动技术变革。航天育种技术的出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将种子送入太空,利用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等特殊环境诱发基因变异,科研人员培育出了一系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为例,航天育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还显著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工业制造领域,航天科技助力产业升级。在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专项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直接带动了航空航天、微电子、机械制造、通信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工业制造的整体水平,还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服务业领域,航天科技惠及民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应用,为交通运输、物流配送、旅游出行等领域提供了精准、高效的定位服务。通过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对车辆、货物、人员等对象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安全性,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此外,在公共安全领域,无论是海上船只定位救援,还是城市安全监控,卫星系统都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在灾害预警方面,卫星系统能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未来,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必将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为探索未知领域提供无限可能。航天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可能。随着空间站、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等项目的实施,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将不断深化。未来,人类将有望在月球、火星等天体上建立基地、开展深空探测等更加复杂的技术试验。这些探索活动不仅拓展人类生存空间,还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更多资源和平台。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培育新兴产业。航天科技和各领域相互融合,将直接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将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商业航天、太空旅游、卫星互联网、空间信息、高端制造与材料等新兴产业将逐渐崛起。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拓展航天技术的应用领域,还将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航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科技人才支撑。通过科普教育等方式,越来越多青少年关注和参与到航天科技的学习和研究中,这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随着航天科技的持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宽,将有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航天事业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刘梦、张蕾、陈海波、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娟、朱璐)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17日 07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 一组数字见证中非经贸合作丰硕成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AI(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文艺创作的各个领域,并逐渐兴起一场艺术创作模式革命。
2024-09-04 04:15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十一次下潜作业,潜航员傅文韬、下潜科学家许学伟和陈旭光在西太平洋皮加费塔海盆完成5572米大深度下潜,顺利完成深海羽流絮凝实验。
2024-09-03 09:00
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2024-09-03 08:59
今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下简称“网安周”)继续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联合举办。
2024-09-03 05:00
江西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正向“新”发力、朝“质”攀峰。
2024-09-03 05:00
身着粉色裤子、白色T恤,头戴一只可爱的发卡,不仅能与人互动,还能完成拖地、洗抹布、打开电视等工作——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一款新亮相的智能机器人吸引了大众眼球。
2024-09-03 05:00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聚集地,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2024-09-03 05: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