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北京:乘“数”而上,向“新”而行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北京:乘“数”而上,向“新”而行

来源:人民网2024-07-17 17:43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日前在京举办。大会组委会供图

  “我的体重快200斤了,本以为许多动作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完成,没承想,还能看到‘自己’徒手空翻、平地全旋。很开心可以拥有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数字人,而且还能替我探秘宇宙、深潜入海,太神奇了!”“这不仅是一场会议,更像是一次穿越未来的旅行,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变革的决心。”这个夏天,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召开,让科技与未来在北京碰撞出新的火花。

  从5G远程无人驾驶沉浸式模拟到区块链技术的透明供应链展示,从大模型和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到VR/AR技术带来的场景互动体验……一大批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首发、首秀,向世界展示了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新餐饮,数字“尝鲜”

  以数字之名,为生活注入新灵感。

  市民体验全智能机器人咖啡机。人民网记者 孟竹摄

  步入位于国家会议中心四层的数字经济沉浸式体验区,进门向右,穿过熙攘人群,在一处占地不大的咖啡亭里,一只“手臂”正娴熟地制作咖啡。“这是第5代全智能机器人现磨咖啡亭,能用风幕防虫防尘,还有紫外线杀菌、臭氧消毒、自动清洁功能。”参展工作人员表示,该咖啡亭已获得国家认证的食品安全许可,而且在口味、杯型、浓度、甜度等方面有多样选择,叠加“24小时不打烊”属性,“咖啡自由”变成现实。

  记者忍不住“尝鲜”——手机扫码、选择口味、付款一系列操作后,“咖啡师”立即“接单”,取杯、接咖啡、加牛奶、扣杯盖、放入取货口……制作过程“一气呵成”,不到1分钟,一杯醇香浓郁的现磨咖啡便到了记者手中。细细品味,这杯现磨咖啡和在咖啡店里买的口感一模一样!“这就是这台咖啡机器人的奇妙所在!”

  乘着数字东风,“黑科技”大显身手。此前,在北京街头出现的机器“煎饼侠”也一跃成为新“网红”:和面浆、摊饼抹酱、按需加料、自动翻面卷饼……3分钟左右就能做出一套煎饼。“看!它打蛋液了,还会撒葱花呢!”机器人“煎饼侠”的每一个操作都引起围观市民的惊叹。

  当下,餐饮业正向着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器人咖啡师、机器人“煎饼侠”、机器人厨师、机器人餐厅,纷纷在北京餐饮市场崭露头角。今年2月,《推动北京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国际美食之都行动方案》提出,以科技支撑和数智驱动,推动餐饮业态、模式、产品优化,促进经营模式创新,鼓励推广使用智慧点餐系统、送餐机器人等,引导企业用数字技术优化提升餐饮消费体验。

  科技融入“舌尖上的北京”方兴未艾。

  新文旅,数智打造

  “快看,那里有一个黑色的‘铁笼’!”刚进入沉浸式体验区的元宇宙区域,一个酷似“铁笼”的装置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可不是简单的“铁笼”,而是由140个摄像头组成的3D云阵相机。从后方走进“铁笼”,按提示摆好特定姿势,仅1秒钟,140个摄像头便能同步拍出280张照片,通过自研算法将人全方位“扫描”后生成三维模型,等待5到8分钟,一个与拍照者一模一样的“数字人分身”便上传至手机中。随后,便是这个“你”在实景世界、元宇宙空间、虚拟世界、游戏场景中“大展身手”的时刻:太空遨游、单手倒立、腾空游泳、托马斯全旋等高难度动作完成得轻轻松松,化身功夫大师、体育健将、舞蹈演员等不在话下,无论上天入地还是下海穿山,“你”将无所不能。

  市民现场体验与“蜀堆堆”共舞。受访单位供图

  展区另一侧的“与文物共舞”同样吸睛满满——根据三星堆文物奇特造型设计出的“堆堆舞”互动体验项目,利用无穿戴实时表情动作捕捉技术,让屏幕中瞬时出现与体验者“言行一致”的数字青铜人形象“蜀堆堆”。前来体验的观众纷纷惊叹于数字技术应用的“上新”:“‘蜀堆堆’不仅能同步肢体动作,连吐舌头、眨眼睛、皱眉头等细微面部表情也能复刻,文物也变得有表情有动作,真奇妙!”

  “三星堆的独特性在于它在商代做出了非常几何、现代甚至是先锋的造型尝试,堆堆舞则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互动者的表情动作与三星堆铜人的标志性动作融合,根据音乐节奏对动作编排,体验者再结合提示模仿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就可以与‘蜀堆堆’一同挑战并完成堆堆舞。”参展人员介绍,无穿戴动捕技术可以完成不同主题的互动体验,增强实用性和体验感,也用于虚拟IP的打造,无论是在制作成本还是时间上,较于传统的视频制作都大幅缩减。

  数字经济让游客不仅是观赏者,也是参与者。“蜀堆堆”与堆堆舞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与三星堆的专属记忆;而与世界篮球明星赛一场、在故宫里转一个托马斯全旋、到繁华都市里来一串空翻等等绝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数字人分身”帮你实现。

  新经济,乘“数”而上

  道路堪称城市“动脉”,自主研发智能巡检系列装备和道路智慧巡养一体化方案的展示,也带来了数字经济赋能传统行业的新曙光。

  智能巡检系列装备能快速检出道路“健康问题”。受访单位供图

  “以数字化为底座,通过成套装备实现设施运行现状动态分析,结合智慧养护平台,实现道路养护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其智能化水平、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展区负责人介绍,这些装备不仅有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甚至还有装配了履带与“尾巴”的机器人。其中,灵活便捷的电动自行车负责“智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乡村道路等,可一体化作业的汽车负责“智检”国省干线、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而带着“尾巴”的机器人则负责“智探”快检掘路修复和沟槽回填工程的道路压实度。

  “道路的健康问题,不仅仅是表面上能看到的那些,路面以下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久而久之,道路的健康就会‘每况愈下’。”展区负责人表示,将数字技术用于道路日常养护运维工作,能更全面地发挥城市道路养护人作用。

  赋能传统行业,数字经济在助力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上大有作为。借“新智造100”工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智转型”行动等契机,北京市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提升——“黑灯工厂”一年可产百万台高端智能手机、“机器人同事”能代替人工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实现智能监测全流程……人机协同实现“双赢”协作,数字化和绿色化相辅相成。

  乘“数”而上,向“新”而行。北京连续3年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中处于第一梯队,数字经济标杆企业已形成集群,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1.8万亿元……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一份《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呈现了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建设成效。北京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着打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样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目标稳步前行。孟竹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