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AI PC处理器问世 可提供45TOPS端侧AI异构算力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国产AI PC处理器问世 可提供45TOPS端侧AI异构算力

来源:光明网2024-07-31 09:20

  7月30日,此芯科技发布首款落地产品——专为AI PC打造的异构高能效SoC“此芯P1”。据透露,“此芯P1”以Arm大小核技术设计,提供10核GPU处理器,可提供45TOPS端侧AI异构算力,支持100亿参数以内端侧大模型部署,目前已经达到量产要求,将正式进入产品化阶段。

  “此芯科技致力于以高能效算力解决方案,推动端侧AI生态发展,通过AI技术应用,让生活、学习、工作变得更智能、高效、人性化。”此芯科技创始人、CEO孙文剑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以AI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进入深度学习2.0时代,生成式AI成为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深入部署与应用,用户在能效、数据隐私、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需求愈发强烈,云端公有大模型与端侧私有大模型混合部署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端侧生成式AI最佳载体的PC产业,对硬件尤其是作为核心计算单元的SoC的AI算力提出了新的需求。

国产AI PC处理器问世 可提供45TOPS端侧AI异构算力

此芯科技创始人、CEO 孙文剑发布首款AI PC芯片(现场图片)

  基于此,此芯科技确定了“一芯多用”的发展战略,面向全球与本土双市场,构建端侧AI生态,率先聚焦AI PC领域,打造新一代AI PC算力底座。

  孙文剑表示,“此芯科技芯片的丰富功能,极大满足客户多场景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多场景落地,产品的销量增加,摊薄产品研发费用,为客户带来高性价比产品体验。”

  此芯科技联合创始人、系统工程副总裁褚染洲表示,此芯科技作为PC芯片领域的新进者,有机会以全新视角来打造AI PC平台解决方案。此芯科技平台解决方案的“三融”策略也由此应运而生。

  “三融”策略即融合X86、Arm两大架构优势,融入PC产业朋友圈,融通AI的世界。基于“三融”策略, 此芯科技推出P1芯片的AI PC平台解决方案,具备可扩展异构计算、支持多模态人机交互、高带宽存储、平台级安全盾等特点。

  褚染洲表示,“我们积极融入PC产业链条,能支持PC厂商从X86 CPU无缝切换到此芯P1芯片,并已与主流ODM厂商以及业内知名BIOS厂商展开意向合作。”

  “硬件好比是我们的躯体,软件则赋予了一颗芯片灵魂。”此芯科技联合创始人、软件工程副总裁刘刚表示。面对端侧生成式AI带来PC产业的变革与机遇,此芯科技重点聚焦启动固件、内核、图形加速以及AI方案四大方向进行全栈软件创新。

  生态建设非一朝之功,通过布局异构AI端侧生态、打造Arm原生开发平台、积极参与上游开源建设,以及推动产业联盟和标准化,此芯科技希望能够赋能开发者,用适合PC的方式建设PC新生态,与开发者一起繁荣AI PC生态。

国产AI PC处理器问世 可提供45TOPS端侧AI异构算力

圆桌论坛(主办方供图)

  在圆桌论坛环节,此芯科技生态战略总经理周杰、安谋科技全球服务市场部总经理谢伟、联想集团首席研究员颜毅强、麒麟软件副总经理朱晨、阿里云通义端侧业务负责人梁业金、清昴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姚航等嘉宾围绕软硬协同,共论AI PC技术发展、应用场景以及产业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现场,此芯科技销售副总裁陈杰峰邀请来自联想集团、安谋科技、同方鼎欣、万莫斯、统信软件、麒麟软件、江波龙、百敖软件、无问芯穹等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上台,启动此芯科技AI PC产业链战略合作,加速国内AI PC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推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钊)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即将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