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教资讯 > 正文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来源:光明网2024-08-28 10:45

  8月26日,暑期科普活动“抖音水火箭科学日”表演赛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汇聚北京亦庄,成功发射多枚“自制火箭”,吸引了239万网友线上观看直播。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该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的航天新媒体工作室指导,抖音主办,文昌市科学技术工业信息化局支持,面向全国征集水火箭相关视频,旨在鼓励更多人参与科学制作。水火箭是写进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经典科学实验案例,因取材便捷、制作可繁可简,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全国许多学校都举办过水火箭比赛。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活动历经暑期近两个月的线上征集,相关话题词下已征集到1300多条投稿视频。其中,7支优秀作品代表队受邀到北京参加表演赛。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辰,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戴树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教育技术学系主任钟柏昌,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郑永春等嘉宾出席活动。

  参与表演赛的“自制火箭”,有的用废弃塑料瓶制作,有的箭体上涂装了非遗剪纸作品,也有降落伞上印有少数民族特色花纹,还有喷射淀粉的水晶胆气动火箭……这些造型、材质各异,具有设计和技术创意的“自制火箭”,在“五四三二一”的倒数声中升空,直播间网友留言表示“中国少年的火箭太燃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航天埋下了一颗种子”。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非遗剪纸作品涂装的火箭

  92岁院士与火箭少年,传好中国航天的“接力棒”

  对于很多来参加表演赛的选手来说,当天不像是比赛,更像一场“网友见面会”。11岁的严弘森、14岁的赵一豪、17岁的张世杰,三位自制火箭少年第一次“线下奔现”,比划着各自的火箭一口气聊了个痛快。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三位火箭少年交流技术问题,从左到右依次为:严弘森、张世杰、赵一豪

  两年前,严弘森因“绍兴小学生在家自学造火箭”登上热搜。其父亲的抖音账号“谁家那小谁”记录了严弘森自学火箭的过程,至今已经积累了46万粉丝,也吸引了不少专家和航天工作者的关注。今年暑假,一位航空相关创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刘老师,连续两周熬夜陪着严弘森改代码;一年多以前,还有一位备注名为“发动机”的网友,多次帮助严洪森解决发动机燃料问题,指导他从第一代火箭改进到了第二代。

  这位名叫“发动机”的网友,就是比严弘森大三岁的赵一豪。来自四川乐山的赵一豪回忆起两人认识的经历,“当时看到了小严爸爸的视频,不想看他踩坑,这些坑我都踩过,就希望以我的知识水平去分享,帮他避免一些问题。”赵一豪表示,在自制火箭的路上,他也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张世杰是他“关系最好的网友之一”,两人已经线上交流两年多了,这次终于见上了面。

  来自湖南邵阳的张世杰是一位农村少年,刚开始做火箭时也为上千元的制作成本发愁。为了省钱,他用塑料水管做箭体,找同学“众筹”过赞助,后来他把自己建模制作的零部件卖给科普机构,还了借同学的钱。关于研究火箭会不会耽误学习,张世杰说“火箭精神”鼓励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明年的高考中,他希望能考进航空航天类院校,学习飞行器相关专业,毕业后加入航天事业。

  本次表演赛,赵一豪、张世杰的火箭均成功发射。92岁的庄逢辰院士,在操场边观看发射时一直举着手机拍摄记录。圆桌环节,庄逢辰院士分享了1960年他作为哈工大锅炉制造专业的教师前去苏联进修,次年4月看到苏联发射世界上首艘载人飞船,开始转而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的故事。郑永春表示,作为接过庄院士接力棒的一代人,他见证了中国航天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跨越,而今天在场的孩子们,未来可能去实现载人登月、火星采样等目标,中国航天也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中走到更领先的位置。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庄逢辰院士与参赛队伍合影

  经典实验水火箭,借助科普短视频成为“云课件”

  除了固体燃料火箭,现场还有人大附小学生带来的三级水火箭,中学物理老师王涵和两位学生制作的专业比高水火箭,以及滑翔机与水火箭结合的表演——滑翔机挂载在水火箭上,发射到一定高度后二者分离,水火箭通过降落伞安全回收,滑翔机经由飞手操控滑翔降落。怀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航模队队长成思衡介绍,“选择水火箭作为推进器是因为材料便宜,我们在抖音上搜了很多水火箭教程,一点点摸索做了出来。”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人大附小学生自制的三级水火箭成功发射

  水火箭是抖音上最受欢迎的科学实验。据统计,目前抖音上已有473万个科学实验相关视频,2023年水火箭相关视频总数同比增长789%,发布该类视频的创作者同比增长62%。

  来自广西桂林兴华科学教育研究院研发专员许辉,拥有十余年水火箭研究经验,线下培训过上千名物理和科学老师。表演赛现场,许辉团队自研的淀粉气动火箭和“飞龙在天”火箭成功发射。活动结束后,他特地向抖音科普创作者“科学老师王印”表达了感谢,“水火箭是非常好的实践项目,能够把科学、工程、技术融为一体,王印老师用短视频带火了水火箭,各种创意水火箭也能很好地展示出来。”

“抖音水火箭科学日”科普表演赛举办,短视频助力青少年航天梦

  许辉团队自研的“飞龙在天”火箭成功发射

  王印的水火箭视频,在抖音总共获得了200多万次点赞,吸引了许多老师和家长跟学。过去,科学实验教程依靠文字和图片讲解,现在被拍成了短视频,实验步骤的操作更直观,效果也更容易得到验证。这些视频成为一线教师的“云课件”,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随时播放观看,一些缺乏实验设备和经费的乡村学校老师,也能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复刻”和“升级”实验,有老师在王印教程的基础上研发出更简易版本的水火箭,开始了一场云端的科学接力。

  为了进一步助力科学知识传播,今年,抖音集团推出了“追梦少年”护航计划,助力青少年在抖音学习科学知识,勇敢追梦、圆梦。此前,抖音还发布了“抖音科普扶持计划”,宣布将鼓励和支持100家科研科普机构做科普,重点支持100位院士的科普内容,扶持和激励1000多位各类型科普优质创作者生产内容。截至目前,抖音上《院士开讲》和《好奇中国》两个科普项目,已支持超过50位院士的内容,官方话题累计播放量超15亿。其中,庄逢辰院士在抖音上开设的《火箭发动机研发与教学生涯回忆》课程视频,累计观看量高达82.9万,广受网友好评。(刘锐)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