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来源:光明网2024-09-15 20:55

 光明网讯 9月15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毫米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标志着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屹立在帕米尔高原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星地激光通信以激光为载体,可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信息传输,信息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微波通信的近千倍。该站的建成打通了星地激光通信全链条业务流程,将进一步推进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化应用,改变我国目前卫星数据接收仅靠微波地面站的现状。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提升,卫星技术呈现变革性发展的态势,卫星探测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海量数据无法及时下传的问题日益突出,该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太空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仅依靠设施规模扩充和局部技术指标提升已无法满足未来星地高速通信的需求,迫切需要颠覆性创新技术体制以彻底解决星地通信速率瓶颈问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亚林介绍,区别于传统的微波通信,星地激光通信的优势在于可用频谱资源极其丰富、带宽可达数太赫兹(THz),相较于微波通信提高了十倍到近千倍。如果将频段比作道路,那么微波X频段是单车道,微波Ka频段是四车道,而激光可容纳成百甚至上千车道。此外,激光通信系统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保密性强,能够满足星地海量数据传输需求。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正在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但是,星地激光通信存在易受多云、雨雪等天气和大气湍流影响的问题,合理的站址选择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复杂非稳态大气信道导致的光束质量恶化,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性能和可用度。从我国大陆地理地形分布角度考虑,位于第一阶梯的帕米尔高原地区具有平均海拔高、气候干燥等特点,是极优良的站址地点。

  激光通信地面站所在的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峰区域大气条件好,视宁度优,可媲美世界一流光学站址,且气候干燥少雨,全年均可开展星地激光通信任务,为星地激光通信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自2019年以来,空天院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帕米尔高原建设完成了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包括位于海拔约4800米的科研区和位于海拔3300米的保障区,激光通信地面系统部署在科研区,运维人员工作在保障区,未来将通过远程操作方式实现长期可靠的业务化运行。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工作人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站长王建平介绍说,高海拔无人区站点的建设和运维非常不易,前期整个团队在帕米尔高原上累计行程达30万公里,进行选址、测量、论证、建设等工作;这里无人区无路无水无电,容易出现缺氧高原反应,还会有极端恶劣气候,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们整个团队扎根边疆、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这项艰巨任务。

  项目团队先后突破了大气信道预测及任务规划调度、激光信号的快速捕获建链和自适应光学校正、复杂大气条件下的无误码传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夜间星地激光通信的常态化运行。近期,项目团队又攻克了白天强大气湍流、强背景光下的可靠星地激光通信难题,首次成功完成了白天星地激光通信业务化运行试验。该项工作将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时段提高了近一倍,进一步支撑了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业务化运行。

  此外,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建成与喀什地区和塔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无论是站点征地、工程施工,还是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人员生活保障,都是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得以有效解决,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与支持。

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

星空下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加速发展星地激光通信技术,布局建设星地高速激光通信网络。我国星地激光通信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各项关键技术均已突破,正在开展工程化试验试用,以支撑后续的规模化组网应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主任黄鹏表示,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的常态化运行,将充分积累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应用经验,为我国下一代星地海量数据传输体系规划和我国新一代卫星地面站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正在规划论证建设国家激光通信地面站网,通过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部布局建设多个激光通信站进行组网,可以进一步克服天气对星地激光通信的不利影响,大幅提高星地激光通信的可用度。(记者宋雅娟 肖春芳)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