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只闻机器声 不见农人忙——科技助力多地秋收一线扫描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只闻机器声 不见农人忙——科技助力多地秋收一线扫描

来源:科技日报2024-09-20 10:09

  金秋九月,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从南到北,水稻、玉米等秋收作物由“绿”转“金”,全国各地接好夏粮丰收“接力棒”。无人机、无人驾驶、云计算等“技术活儿”正在神州大地上描绘着一幅绚丽多彩的“现代耕耘图”,让大国粮仓更丰盈。

  无人机空地协作

  稻熟一晌,贵在争抢。

  9月9日20时许,在湖北省应城市杨河镇下王村,漆黑一片的稻田上方高悬起两盏“小太阳”,周边9亩糯稻地被照得亮亮堂堂。这是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在用无人机“打灯”,保障糯稻夜收。

  只见田埂上一辆工程车“驮”着发电机和无人机箱,像放风筝一样牵着天上的应急照明无人机缓缓向前,一旁的收割机轰隆隆抢收稻谷。

  眼下,应城有30万亩进入收割季。仅靠白天收割,追不上稻谷成熟速度,晚上抢收又困难重重。“收割机车灯照明不足,遇到坑坑洼洼的田容易陷车、翻车。”收割机司机王国防说。

  为此,应城市供电公司组建秋收保电服务队,调拨多台应急照明无人机,护航夜间收割机秋收。

  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月形村,工作人员将收割机连上云平台,随即操作平板电脑选择地块,点击开始。收割机开入稻田内,开展自主作业。

  在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系统加持下,各类农机便能在田间行走自如,按照规划路径有序作业,误差控制在2.5厘米以内。无人收割机作业时,高度精准的操作可将农机对稻苗的碾压率由40%降至12%左右,大大提高再生稻发芽率和产量。

  “今年秋收跟往年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省时省力,还省钱省心。”9月12日,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盛康合作社负责人戚秋阳说,两台拖拉机均配备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帮助农机自动驾驶和精确作业。同时,在机耕、机种、机收环节应用该系统后,作业精直、行距均匀,播种更加精准,机收损失率明显降低,全程仅需一人操作。

  智能农机提质减损

  只闻机器声,不见农人忙,“智慧三秋”有了新风景。

  近日,在山东邹平市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里,潍柴雷沃智能农机大显身手。收割、转弯调头、卸粮,一台红白相间的雷沃谷神GM100无人驾驶籽粒收割机来回穿梭,按照既定路线进行无人收获作业,顷刻间,颗颗饱满的玉米粒便从卸粮筒装入运粮车,干净利落。

  “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农机,这台无人驾驶收割机依托智能驾驶系统中的北斗卫星系统,可以实现精准定位,行驶路径更直、轨迹偏差更小,保证每一行玉米都能准确入仓,减少收获籽粒的破碎率和压倒率,实现提质减损。”潍柴雷沃拖拉机研究院智能驾驶首席工程师王辉介绍。

  金黄稻谷千层浪,累累瓜果十里香。

  “今年秋收,我们将应用无人驾驶收获机搭载产量分布系统,完成作业地块产量精准监测,形成产量分布处方图,结合全年无人机巡田长势监测历史,为下一年变量施肥作业奠定坚实基础,为单产提升做足数据支撑。”在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秋收机械复检现场,农场科技信息中心总经理曲慧告诉记者。

  2024年,友谊农场开展水旱田各1000亩全场景智能化建设,力求在各农事环节分别建立感知、决策、执行、反馈闭环管控应用,破解农业生产用工难、投入大、经验不足等难题。

  近日,在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晴朗乡麦田里,记者也看到了金秋收获的美丽图景——一台台现代化收割机穿梭其间,一串串饱满的麦穗被精准割下,迅速送入脱粒箱中,麦粒随即通过管道系统落入后方的粮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目前,四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田间地头频繁上演着“机器在干、农人在看”的现代化农业景象。

  (刘侠 科技日报记者吴纯新 王延斌 俞慧友 孙越 朱虹 实习记者彭竞兰)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伊宁六星街: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

  •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与会代表继续在云南参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2025年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共吸引全球约1900家展商参展。
2025-09-09 10:01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