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
2024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15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盛大开幕。
作为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组织,全国学会在开展科学教育、前沿科普,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为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平台。
在全国科普日期间,让我们走进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见证他们共同携手,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共筑科技强国之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于1985年3月正式成立
是服务于全国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
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他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第五届、第六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
曾担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
他全程参与了我国申报
举办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
为我国脱颖而出
最终获得大会举办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就是唐春安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深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第五届地矿油学科评议组成员,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第六和第八届副理事长,曾担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杂志编委。
在学会和前辈的助力下迅速成长
唐春安与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渊源颇深。1992年,唐春安完成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后的工作后回到中国,在宋振骐院士的引荐下有幸加入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并成为学会中比较年轻的理事。随后,他见证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一步步发展壮大。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钱七虎院士阶段,另一个是何满潮院士、冯夏庭院士的新阶段。作为一个基础学科性较强、行业性跨度大的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起步十分困难。但在历届学会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会员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千人跃升到如今的11万四千多人。2002年的一次机缘,让唐春安在学会里展露头角。
当时钱七虎院士带队参加南非的国际岩石力学学术大会。随着了解的逐步加深,钱院士循序渐进地引导唐春安参与到学会的工作中来。就这样,在宋振骐院士、钱七虎院士的提携鼓励下,当时还是学界新人的唐春安开始在学会大展身手,陆续担任了第五届、第六届和第八届的副理事长。在任期间,唐春安参与了锦屏岩爆监测预警工作,同时借助自己兼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中国国家小组主席的身份优势,全程参与了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的申报。经过整整四年的努力,我国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大会的举办权。
2011年10月18-21日,第12届国际岩石力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世界1000多位代表参加此次盛会。会议特别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50年举行庆贺,此次大会级别为历届之最。中国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的岩石力学学术会议,在当时是一个零的突破。此外,唐春安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从岩石力学跨界到地球科学,以力学的角度提出地球演化新说。在钱院士的领衔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基于唐春安的新说申请了由其主讲的中国科协第80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这一活动奠定了唐春安跨界研究的基础,并在学会以及学会前辈的支持下发展至今。可以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对唐春安的职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不仅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为他提供了优质的平台,也为他的跨界科学研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唐春安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
创新永远在路上
唐春安见证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学会也为他的个人学术事业提供了不断生长的土壤。从岩石力学到地球科学再到未来城市研究,唐春安一直心系社会民生,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研究领域。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本质安全型城市”理念,旨在解决城市发展的空间问题,降低地下开挖成本,减少灾害损失;这也是唐春安提出“高架城市”的初衷。尽管目前在我国推行这种颠覆性创新理念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唐春安依旧通过组织相关论坛、在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等方式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希望这一理念能被更多人接受,早日落地实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条件优势
始终立足科技前沿
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己任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工作
勇于担当、凝心聚力
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学会的目标迈进
本文节选自《学会缘 科技情——科学家与学会的故事》(第二卷),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编著,《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