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G-A与AI深度融合 开创数智新时代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5G-A与AI深度融合 开创数智新时代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9-30 09:58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不仅重点展示了5G-A(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万兆光网等信息通信领域前沿技术,而且展示了在智慧生活、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丰富的融合创新应用成果,从中可以感知的是,5G-A与AI深度融合激发的乘数效应,正在开创一个崭新的数智时代。

  5G-A融合AI 创新赋能智慧生活

  “你好!我在。”当观众呼唤“小华同学”,华为展区门口的两台人形具身智能机器人就会与观众互动。“她们”有着酷炫的金属肢体与高度仿真的人脸,眨眼、挥手间,动作自然流畅,不仅能够与观众实时对话,还主动邀请观众合影自拍,使观众犹如身临科幻大片拍摄现场。

  据华为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台机器人由华为的合作伙伴打造,而其之所以能实现实时互动问答、感知观众的情绪和周围环境,是因为通过5G-A网络无缝连接云端大模型。同样是在万兆网络的速度和AI大模型的能力加持下,华为展台的云手机、生成式AI互动应用以及家庭健身娱乐、康养安防、云电竞等多种创新技术产品,都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

  在中国移动展区的“鼓浪屿元宇宙”,戴上VR眼镜,通过操控手柄,就可以模拟在鼓浪屿全岛行走的真实场景。湛蓝如洗的海水、海岸上星罗棋布的红色屋顶、跃出水面的海豚……鼓浪屿的旖旎风光,一一呈现在眼前。点击日光岩、三一堂、钢琴博物馆等著名景点的“文旅看板”,还可以获得相关景点的人文历史知识介绍。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接入文旅大模型后,在鼓浪屿元宇宙里还能见到AI导游。“到今年年底,这些AI导游就能帮你介绍这些景点,还能和你打招呼,叫你的名字。”

  在中国联通展区,ESIM AI运动眼镜同样吸引了许多观众上前体验。戴上这款骑行护目镜,只要说出需求,使用者就可以在镜片上实时看到自己的心率、血氧等数据。这款运动眼镜还能够记录骑行的速度和路线,使用者甚至可以通过语音启动导航,让眼镜来“带路”。不仅适用于骑行运动场景,这款运动眼镜还能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充当“助理”的角色,例如将实时翻译内容呈现在镜片上,让使用者可以和外国友人无障碍交流。

  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可以看到,5G-A与AI融合创新的最新探索和实践已经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美好生活赋能。正如华为ICT 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刘康在开幕论坛上所言,“5G-A+AI让围绕‘人’的服务更加个性化、业务更加一致化、体验更加普遍化。”

  刘康还表示,当前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整个产业加速升级,运营商可以通过5G-A+AI的持续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多新服务、新价值。刘康透露,未来华为将支持运营商一起实现在业务、商业模式、基础设施和运营运维四个方面的重构,为最终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与服务。

  从千兆到万兆 基础设施强力支撑

  在融合创新加速探索、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的背后,是我国已建成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论坛致辞时表示,中国信息通信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建成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体系。宽带网络从十兆、百兆快速发展到千兆,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向IPv6演进升级,算力规模居世界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404.2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1%,5G移动电话用户达9.66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4.3%。网络服务能力持续升级,用户更多,应用更广,更优质的网络,更深更广融入社会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形成先进完备的通信技术产业体系。系统、终端、仪表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逐步建立,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达42%,5G基站和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5G行业应用已融入76个国民经济大类,建成4.5万个5G行业虚拟专网、300家5G工厂,“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过1.4万个,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活跃,赋能千行百业成效显著。

  在5G正式商用五年之际,作为5G演进和增强版的5G-A在速率与智能化能力方面已实现了显著升级。数据显示,当前5G-A实测速率已跃升至3Gbps至5Gbps,未来更有望突破至10Gbps,相较于传统5G技术实现10倍的增长。与此同时,F5G-A引领了固定网络的新一轮飞跃。作为新一代全光产业技术,F5G-A通过400G超宽带能力、99.9999%的超高可靠性保障以及低至1毫秒的超低时延表现,构建了万兆全光互联网络。

  在业界看来,2024年是5G-A和F5G-A的商用元年,标志着通信技术的又一次飞跃发展,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双万兆”时代正在到来。联接能力持续升级也打开了行业新蓝海。5G-A“空联网”实现低空+载人/物流在全国多地的验证,5G-A车联网支撑车路云规模试点,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举办的“第一届5G-A万兆网产业论坛”上,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表示,5G和5G-A为社会提供了多种价值:一是高速、低时延、近乎泛在的联接能力;二是阶段融合的能力,5G-A为社会和行业提供了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三是通感的关键技术;四是为行业赋能,未来移动通信将进入通感算智融合的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都需要通过5G-A网络送到用户端。

  5G-A商用也为新应用、新服务的涌现创造机遇。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副总裁李捷表示,未来五年低空经济将迎来全球性爆发,5G-A的通感能力可以实现地对空一体化覆盖、对空感知等;5G-A还可以应用于无源物联网,帮助企业进行生产资料、设备的管理,有效降低成本。“随着AI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以及用户对个性化网络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过去以速度为中心的千兆全业务基础网络时代,需要向提供稳定的、多维网络能力的万兆网络时代演进。”

  李捷还透露,预计今年年底会有更多地市发布5G-A的套餐和应用。在一些特殊的场景,可以利用5G-A的能力进行商业变现,如演唱会场馆、网红热区、直播热区等需要极大带宽的特殊场景可以提供差异化服务。此外,运营商和电网合作,可以为电力配电自动化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服务等。未来5G-A商业兑现的场景和前景都将很广泛。

  共推深度融合 共创数智新时代

  2024年不仅是5G-A、F5G-A商用元年,也是AI入端元年,二者交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期间举办的“5G-A与AI融合产业论坛”上,来自产业各方专家围绕产业政策、标准推进、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产业合作等开展深入探讨。

  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研究所副所长李男等专家认为,AI赋能5G-A从网元到网管全方位能力升级,助力5G-A应用创新,5G-A通算智融合网络则使AI普惠泛在,二者双轮协同互相驱动,这种融合不仅为数字经济带来了无限可能,也为工业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总裁曹明表示,移动AI时代将引领联接不断升级,实现“人智联、家智联、车智联、物智联和行业智联”的五智联,迈向万智互联、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北大-智元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主任董豪认为,移动AI时代进一步带来人机交互的变革和移动终端的变革,具身智能作为最典型的代表,将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而稳定高效的无线网络为具身智能的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演进,端、管、业三者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需要全产业链一起共筑5G-A与AI融合新动能。此次论坛上,IMT-2020(5G)推进组携手产业各方共同发起“5G-A×AI产业倡议”:端管业共享移动AI时代红利,引领5G-A产业发展新高度。

  “5G-A网络发展的深度决定了移动AI时代的高度。”曹明表示,“需要产业界共建移动AI时代的数字基座,共享数字红利。”(作者:吴蔚 杨梓榆)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