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0日,在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期间,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史元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大学的使命所在。青海大学立足青藏高原“冷凉性”气候、光照充足、病虫害少等自然优势,将育种作为科研工作中的攻关重点。
“我们的科研体系和教育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史元春说,“青海大学农牧领域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始终以‘种质资源创新’为核心开展。”
史元春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青海大学非常重视农业育种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青海大学培育出的“青薯”系列有20多个品种,亩产提高250公斤以上,其中“青薯9号”荣登2022年度全国马铃薯推广面积榜首。自主选育的特早熟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品种在海拔2750米至3100米地区成功推广应用,使青海优质油菜种植区域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推广面积占春油菜区杂交油菜总面积的85%以上。
青海大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史元春介绍,青海大学今年成立了青海乡村振兴学院,与一线产业双向对接,每年开展科技培训10000余人次。青海大学依托科技特派员制度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积极在青海省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科技特派团产业帮扶工作,在青海全省范围内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服务团、科技小院等,助推农牧业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青海大学在全省首批建设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达到74个,占到全省的71.2%。(记者 谢芸 武玥彤 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