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自如梁占华:以模式、产品、创新为业主带来长期价值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自如梁占华:以模式、产品、创新为业主带来长期价值

来源:光明网2024-10-24 15:02

  “我工作比较忙又经常出差,之前房子常年出租,一直没有时间管理,加上租客也不怎么爱惜,导致房子状况很差”,来自北京的赵先生表示,“接触到自如后,一开始不理解他们的增益租模式和先改造再出租的逻辑,后来管家向我展示了同小区200多套由自如托管的房源的改造实景、收益提升和房价增值,以及自如愿意提供保底机制,我就选择了委托自如。”

  据了解,赵先生的房源属于北京青年汇佳园小区,紧邻地铁6号线、生活配套齐全,原本是备受白领上班族喜爱的租住小区。然而,受房屋内部的自然老化、租客群体更重视“质价比”等因素影响,赵先生“自感出租难、转向由长租机构托管”的选择逐渐成为主流。

  业主集体转向机构托管,只因个人出租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需要提出的是,赵先生的选择并非是单个小区的个例或是仅限于偏老旧小区的故事。来自上海的徐女士就同样选择将房屋交给了自如——而徐女士位于上海虹桥璀璨公馆的房子是一个精装交付的新房。

  “因为房子没有经过任何软装,虽然交付了,但是距离能入住、能出租、能租上好价格还差一笔投入,所以我们选择的是速优家形式,由自如来进行一站式整装升级”,徐女士表示,“最终效果非常好,房子挂牌上架后1天就租出去了,收益也比我们预期的要高近2成。而且同小区差不多60个业主都选择了自如,平台规模还是更值得信赖的。”

  可见,先改造再出租、托管给长租机构出租正在成为城市业主的普遍选择。而在这一趋势的背后,其实是随着房地产市场步入存量时代和租赁时代之后,大量存量住房涌入租赁市场,导致供求失衡、业主们被迫“卷起来”。

  日前,在自如于成立13周年之际举办的2024业主开放日上,自如COO梁占华介绍,2023年城镇住房套数达3.74亿套,在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楼龄20年以上的楼盘占比已经超过40%”,有闲置房出租意愿的业主占比高达64%。与存量市场中房龄老化、业主出租意愿增强相对应的,是长租客群的持续扩大以及租客群体对租房品质、服务等需求的提升。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有约60%的租房人群接受5年以上长期租房,其中83%的租客关注租房品质,62%的租客关注租期服务。

自如梁占华:以模式、产品、创新为业主带来长期价值

图:自如COO 梁占华

  不难看出,面对不断升级的品质租住需求和愈发激烈的房源竞争,“有心无力、有房无客”的城市业主亟须一个可以让房子变得更好、让收益更加稳定、让自己更为省心的专业机构。

  自如“增益租”渐成主流化租赁模式,助力业主实现可租可售可自住

  自如董事长、CEO熊林表示,对业主而言,当前租赁市场最重要的是“稳”,专业化、机构化是中国租赁市场稳健发展的确定选择。自如则是通过模式稳、产品好、服务好、科技好、团队好为市场的供需两端带来更稳健的资产管理体验和居住生活方式。

  在存量时代下,自如的长租业务能够持续获得众多业主的信任与青睐,源于自如对长租市场以及业主租客双端需求变化的敏锐洞察。基于此,2021年,自如以全新的增益租模式开启了长租行业模式变革。增益租作为自如面向业主创新推出的专业资产管理方案,通过对业主托管的房子进行装修改造以及专业资产管理服务,不同程度提升房屋资产价值,让业主房子变得更好,利好未来出租、出售、自住。

自如梁占华:以模式、产品、创新为业主带来长期价值

图:自如心舍3.0

  梁占华表示,截止2024年,自如增益租房源整体占比近50%。以“有保底、无差价、收益分成”为优势的增益租模式,入选过清华经管学院商业案例、长江商学院等多所高校案例,并于2024年被巴黎HEC商学院案例收录,成为国内主流的机构化租赁模式。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业主的具体房源情况做模式的匹配。”梁占华介绍,根据业主房源的不同状况,自如增益租持续打造可租、可售、可自住的全矩阵产品。针对精装、简装房源,可采用速优家模式实现一站式房源焕新增值出租。对于毛坯、老旧房源,则可以选择心舍或友家产品。“以整体定制化的设计、家具、家居以及智能的产品,对房源整体做一个升级,让用户一次选择跑赢十年。”

  在市场上行时带来高品质出租方案、保障收益,面对市场下行,则起到抵抗风险的稳定器作用,自如专业的房屋资产管理方案也收获了世界冠军邓亚萍、科学家唐立梅、知名学者戴建业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的认可。梁占华表示,租房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增益租模式的专业是顺应时代的,未来自如也将持续在模式、产品、服务、科技及团队上做得更专业,让房产“真正为业主带来长期价值”。 (柯文)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