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10-31 04:05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欣媛

  10月30日凌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地面近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很快将迎来新一批成员。

  这一夜,东风航天城无眠。指针刚过零点,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上已是人声鼎沸,两侧通道站满了前来欢送的人们。问天阁前,“再次出征、再夺胜利、再创辉煌”12个大字格外醒目。

  1时37分,当雄壮激昂的《歌唱祖国》乐曲奏响,神舟十九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缓步从问天阁走出,面带笑容向人群招手致意。这个组合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马乘组”,因为蔡旭哲生肖属龙,宋令东、王浩泽属马。

“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新华社记者 李杰摄

  首次担任指令长的蔡旭哲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在最前面。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他再赴星辰之约,创造了目前中国航天员重返空间站间隔时间最短纪录。

  作为中国空间站迎来的第一批90后航天员,航天员宋令东曾经在云端守护祖国空天。如今他整装待发,领命出征太空:“为祖国出征、飞出新高度,我准备好了!”

  我国首位女航天飞行工程师王浩泽,多年刻苦钻研新型火箭发动机,只为探索深空。她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圆梦太空的代表:“祖国信任我,给予我飞天的机会,我将不负祖国和人民的培养。”

“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进行水下训练。新华社发

  令人振奋的一刻到来了——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宋令东!”“航天员王浩泽!”

  “出发!”

  “是!”

  3名航天员齐声响亮回答,抬臂敬礼。“向航天员致敬!”“祝你们成功!”“等你们凯旋!”挥别人潮花海,他们登车前往发射场。

  西北大漠,在漫天繁星的夜幕中,距离问天阁6公里处的载人航天发射场灯火通明,神箭傲然矗立。

  此时,发射程序已经进入倒计时工作状态。箭上指挥雷富贵早早来到工作岗位上,这十几层的塔架他来来回回跑了许多遍,反复进行功能检查和状态准备,“神箭即将出征,它就像我最亲密的伙伴,祝福它圆满完成使命”。

“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10月30日,航天员蔡旭哲(右)、宋令东(中)、王浩泽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各号注意,我是0号。”0号指挥员赵磊清晰的口令声通过广播响彻发射场和指挥大厅。作为发射场区的调度员、指挥官和教练员,赵磊信心满满地说:“在专业专精、配合默契、分工明确的型号团队与各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随着第四组回转平台缓缓打开,神舟飞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30分钟准备!”0号指挥员再次下达口令。此时,第二、三组回转平台相继打开,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逐渐露出全貌。

  虽然已经和平台打了22年的交道,但平台指挥员刘阳对待每一次任务都一丝不苟:“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有‘放心不下’的心态。确保所有流程检查到位,不留任何隐患。”直至发射倒计时15分钟,他和摆杆、电梯、空调、地面电源保障岗位人员才撤离塔架。

“龙马”奔腾向九天——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核心舱操作训练。新华社发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随着赵磊发出响亮有力的口令,在寒风中等候的人们翘首以待。

  “5、4、3、2、1,点火!”

  大漠起惊雷,橘红色的烈焰喷涌而出,火箭升腾而起,化作夜空中的一道烈焰,直上天宫。

  25年前,中国第一艘神舟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5年后,承载着全新使命的神舟飞船,再次飞越神州大地,向着更辽阔的星辰大海进发。

  苍穹无垠,星光闪烁。今夜,航天史册上留下了绚烂的一笔!

  (光明日报酒泉10月30日电)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31日 08版)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