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告别剧毒光气,他们找到绿色合成新路径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告别剧毒光气,他们找到绿色合成新路径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4-11-20 09:24

  ■中国科学报记者 叶满山

  “非对称脲”虽然不被大众所熟知,但它在医药和农业领域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抗肿瘤试剂、除草剂、杀虫剂以及超分子黏合材料的关键成分,非对称脲展现出广泛且重要的应用潜力。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化学工业带来更为安全、环保的生产方式,也为新药研发、材料科学等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

  将催化羰基化作为突破口

  催化反应,这一神秘的过程蕴含着巨大能量。在该反应中,催化剂自身不变,却能显著影响反应的进行,仿佛一位无形的“指挥家”,引领化学反应向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前进。

  2016年,何林在德国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进入兰州化物所工作。面对诸多研究方向,她凭借敏锐的科研直觉和对国家需求的深刻理解,将目光投向了胺的氧化羰基化这一相对冷门但潜力巨大的领域。

  胺的氧化羰基化产物——含氮羰基化合物,在新材料、医药、农药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工业上主要采用的传统制备方法——光气法,不仅合成过程复杂、危险,需要分步进行,还涉及剧毒光气,并且会产生大量腐蚀性盐酸。如何找到一种更安全、高效的合成方法,成为科研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何林看来,要推动这一领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新的合成路径。

  于是,她决定将催化羰基化作为突破口,尽管这一方向在国际上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她坚信这是未来科研的重要方向。通过不断尝试新的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何林力求找到最高效、环保的胺的氧化羰基化合成方法。

  科研路上充满“荆棘”

  非对称脲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其结构里含有一个羰基,羰基的两边连接着两种不同的胺分子片段。但目前工业上很难直接制造非对称脲,因为其两边的胺不一样,难以精确控制。因此,业内采用了一个分步的方法,即光气法。

  据了解,光气法首先通过一氧化碳与氯气反应生成剧毒光气,这一步为后续反应创造了条件;接着,利用一种胺与光气反应,生成异氰酸酯或酰氯作为中间产物,相当于将第一个胺“安装”到羰基上;最后,再用另一种胺与这个中间产物反应,成功将第二个胺也“安装”到羰基上,从而生成所需的非对称脲衍生物,完成整个制备过程。

  然而,该过程会产生很多腐蚀性强的盐酸,对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为此,研究团队经过多角度思考和调研总结,提出了同步胺识别的概念。这一创新性思路让非对称脲的合成变得简单而高效。

  何林说:“我们首创性地利用上述同步识别效应,采用不同胺作为底物,通过生成的金属酰胺和自由基反应,实现选择性地一步生成高值非对称脲。在羰基源方面,既可以采用一氧化碳,也可以从二氧化碳出发,实现对光气法含氮羰基化合物合成的流程再造。”

  不过,如何确保在一步反应中,两种不同的胺都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非对称脲,成为摆在研究团队面前的一大难题。

  “我们获得了一级胺与二级胺共存时,钴中心仅活化一级胺的单晶结构的关键证据,再结合雷爱文团队利用快速扫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揭示的二级胺与铜中心作用优先生成自由基证据,有望一步通过亲核性进攻形成金属酰基关键物种,然后等后一半胺的片段接上去时,就可以利用金属铜中心得到胺的自由基。”何林介绍说,这一发现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团队的前进方向。

  然而,要将该发现转化为实际可行的合成方法,还需要大量实验和验证。团队成员不断尝试和优化,终于找到最佳的催化体系和反应条件。当第一份非对称脲成功合成时,团队成员都沸腾了。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化为无尽的喜悦和自豪。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创新不仅减少了对有毒原料的依赖,还为二氧化碳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成功的关键离不开合作

  2023年8月,研究团队向《科学》提交了预投稿,邮件发送后仅过了两个多小时就收到了其副主编的回信:“看起来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有价值的研究结果!我鼓励你们提交全文。”这份来自权威期刊的认可,让团队成员倍感振奋。

  然而,第一轮审稿并不顺利——《科学》编辑作出了拒稿的决定。面对这一挫折,团队成员并没有气馁。他们仔细阅读了审稿意见,认真反思了工作中的不足。今年8月,研究团队再次向《科学》提交了修改后的论文。经过第二轮审稿,论文被顺利接收,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这项研究能够成功离不开合作。”何林着重强调了与雷爱文团队的紧密合作,“我们创新性地融合了亲核羰基化与自由基转化的半反应,共同绘制出反应历程的全貌,这为发现非对称脲的独特反应窗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林进一步介绍,该研究还成功应用了该团队开发的新方法,实现了小分子成药的直接合成,如合成卡利拉嗪—— 一种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的药物。他们的方法仅需一步反应,就能以89%的高得率获得目标产物,且副产物仅为水,显著简化了传统制备流程。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我们提出的同步识别性活化概念。”何林解释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催化羰基化反应模式,为药物合成等领域带来新机遇。目前,团队正在积极推动多元醇酯高端基础油的设计合成与润滑性能测试全链条合作,期望通过联合攻关在该领域取得新突破。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继续深耕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催化利用领域,依托兰州化物所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重点实验室,聚焦实际应用场景,开展原创性工作。他们特别希望通过学科交叉平台的联动,激发新的研究思路。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l0149

  《中国科学报》 (2024-11-20 第1版 要闻)

[ 责编:李欣哲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小互的乌镇漫步:一场古镇与数字的对话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遥远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起源区域有哪些特征,人类至今知之甚少。但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分析太阳爆发活动,探究恒星大气爆发活动的奥秘。
2025-11-06 10:35
这几年,子午工程已经有不少应用场景。例如在航天员出舱时,提前进行空间天气预报,避免在太阳风暴来临、空间有高能粒子时出舱,保护航天员健康安全。
2025-11-06 10:34
智能穿戴设备产品形态从手环、手表延伸至耳机、眼镜、戒指等形式,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改变了消费者生活方式,推动着健康管理、时尚消费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
2025-11-06 10:32
电动车充电慢、冬天“趴窝”、安全隐患大……这些困扰电动出行的难题,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0:19
目前,我国约70%的待发现油气资源蕴藏在深层超深层、复杂构造及非常规等新领域。如何找到这些宝贵的油气资源,精准绘制“藏宝图”?
2025-11-06 10:17
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于近日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2025-11-06 09:56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2025-11-05 10:59
4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京举行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2025-11-05 04:20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2025-11-05 03:50
近日,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1-05 04:20
科技论文是衡量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2025-11-05 04:20
近年来,中国审定推出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节水、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2021年,这一情况出现了转变:“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国产白羽肉鸡品种通过审定,中国白羽肉鸡育种攻关实现从0到1的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09:0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2025-11-04 04:25
人工智能的出现源于人类对提升生产效率与改善生活品质的持续追求,这一根本动因要求其发展必须始终以服务人类、增进福祉为核心。
2025-11-04 04:25
如何在新学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做好运动前准备和运动后体能恢复,已成为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
2025-11-04 04:25
我所在的他山中学,是贵州黔北山区的一所普通县中,有着4000多名师生。作为校长,我常常在思考:在现有条件下,如何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成长路径?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中,
2025-11-04 04:25
11月3日11时47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1-04 04:35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指示物种,保护鸟类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环节。我国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2025-11-03 05:05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25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把握我国城市发展所处历史方位”,“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
2025-11-03 05:05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原到荒漠,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内,参会观众被讲解员李姗姗的讲述深深吸引。
2025-11-03 05: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