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中文译名为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中文译名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教育部近日公布了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第十六批18组推荐使用的外语词中文译名。记者注意到,本次推荐使用的外语中文译名均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相关。
近段时间以来,人工智能教育话题被广泛提起。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与专家指出,数字化教育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要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基本,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建设。此外,要不断完善教育数字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适用类型和边界等进行规范。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推进教育智能化转型,被寄予更多期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提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规划。
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强调,为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教育部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通过基地试点,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方案,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人工智能对教育系统来说是把‘金钥匙’,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着教育的未来。”在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在未来将对教育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3月28日,教育部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包括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AI学习”专栏、实施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等4项具体行动,用人工智能推动教与学融合应用,提高全民数字教育素养与技能。
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进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也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加速推动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普及,不仅是为了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也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具备科技素养的公民。
全面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作为国内最早在中小学试水人工智能教育的省份之一,浙江省在几年前就逐步推进将人工智能内容渗透进中小学各阶段教学中;今年10月,北京市教委等4部门发布的《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北京市将推动中小学校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校本课程等方式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近年来,不少地方和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探索。但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当前各地探索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还是局限于过往的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等,未能与时俱进对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晓静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让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
“要以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时代教育的变革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刘晓静认为,应在教育模式转换方面进行发力。在智能时代,教育者是“教师+虚拟教师”,受教育者会变成“学生+虚拟伙伴”,教与学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交叉融合。因此,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把信息技术当作辅助工具的局面,设计出可操作性强、接受度高的智能教育应用场景,使人工智能深深融入教育体系,与学科、专业、课程深度交融,在主体、目标、内容、手段、环境、途径等方面凝练出新的教育要素,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新兴教育模式,构建出新的融合生态。
《通知》为人工智能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一体化实施。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课程中对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明确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目标定位和内容要求。对于小学低年级段,要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则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提高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
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刘希娅在此前调研中发现,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仍有不少学校与教师对人工智能发展缺少关注,这也导致当前我国教师数字化素养普遍不高,缺乏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虚拟现实交互学习等能力。
对此,刘希娅建议加强对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的专项培训。要增加培训机会和平台,通过各类国培省培等项目,不限学科让更多教师参加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同时,优化培训形式和策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认识和使用方面,让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实验场景模拟、互动教学、生成性学习资源供给等操作,提升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转变学习方式的意识和能力。
《通知》提出,要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
刘希娅补充指出,还应强化对教师、学生数字化素养的专项评价,对学校教育数字化建设和人工智能使用意识、使用能力进行评价督导。评价过程中要注重从看硬件配备到深入课堂、深入日常看硬件使用的内涵转变,并将评价结果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挂钩。
应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本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教育”被广泛提及,教育数字化如何良性发展引发了不少业内专家的思考。
“教育数字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例如‘遵从天性’‘因材施教’等不会随着新技术出现而改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教育数字化虽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必须在遵从教育原理与规律、坚守教育目的与价值基础上推动,要确定并落实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作为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基本准则,避免出现形式化、功利化、低效的教育数字化。
《通知》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发展人工智能教学”这一理念,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能让教育数字化成为法外之地。”储朝晖提出,应重视并尽快同步开展数字化法治建设,及时、同步、加快与之相对应的法治与规范建设,比如,通过制定数字化法、教育数字化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教育数字化发展,明确人工智能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使用的标准等内容。要确保所有人在权利平等基础上使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确保用户的自主选择权,不能因教育数字化发展而造成师生以及教育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不平衡、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