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宋伟
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诸多新进展,从概念验证中心、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到高校专利存量盘点、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赋权改革、专利转化运用行动方案出台等,都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
尽管各高校采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转化路径,但从整体来看,现有的转化模式主要关注点在于“转”而不是“化”。科技成果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以及未来收益分配等问题,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实现形式上的“转”。笔者认为,实质性的“化”仍是需要优化的方向,成功的“化”能更好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应有作用。
高校适宜于转化的科技成果主要集聚在应用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是集聚在应用型实验室,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来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路径就是:应用型实验室依托产出的科技成果进行初步转化,在试制样品、招聘团队、吸引投资的基础上组建实验室公司;实验室公司进行产品化生产、产业化运营,经过市场竞争成长为科技型商业公司。
笔者研究发现,理论界经常分析如何越过成果转化的中间地带,实务界经常讨论怎样让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其实,实验室公司就是这样的中间地带。把应用型实验室建设好,把实验室公司运营好,用知识产权把科技成果保护好,职业科学家和职业经理人各司其职、面向市场,合力打造科技商业型实体,科技成果转化才会变得更加顺畅和高效,最终实现“化”的目标。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样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实践中,相关案例表明,即使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路径,但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科技成果往往仍然难以有效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律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科技成果进行保护、运用,这种视角对于职务发明的界定,分析其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从而进行赋权改革十分必要。此外,对于科研组织架构设计、应用型实验室功能定位、实验室公司评估认证等,还涉及到科技、经济、高等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2021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是我国科技法制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其第一章第一条明确指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其立法宗旨之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作为该领域的专门法,在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有关科技成果的转化”。由此可见,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应用型实验室来看,其法律地位亟待明确,管理和运行模式也应当作较大调整。科技进步法第三十条明确,“国家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及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是应用型实验室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从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有关实验室管理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来看,明确规定实验室应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产业界联系与合作。
依据上述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我国有必要研究并推进制定“高校应用型实验室管理条例”,明确应用型实验室的法律地位,将科技成果转化明确为其主责主业。应用型实验室的研发目标,就是产出实用技术和产品。应用型实验室尽管位于校内,但和市场一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其科研人员也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群体。应用型实验室是高校最为接近市场的部分,考核方式应以成果应用为主,可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其成果转化进行整体赋权,鼓励以实验室为单位自主转化。
针对实验室公司同样要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科技进步法第三十一条对产学研合作作出规定,“按照市场机制联合组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实验室公司就是面向市场的创新联合体,是科技大市场中的新型主体。其基本特征是核心技术和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实验室,是应用型实验室在校外的延伸;虽已按公司化模式运营,但与成熟的商业公司相比,盈利能力不强,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响不如预期。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孵化园区的不少企业,技术实力强,市场表现弱,本质上都属于实验室公司。
实验室公司的运营管理需要在公司法框架下进行细化和完善。需要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扶持其在市场竞争中成长,逐步增强盈利能力。实验室公司可以采用评估—认证制度,其知识资产比重、产品研发效率、团队稳定性、吸引投资能力、成果转化成功率是该类公司认证的主要指标,而产品销售规模、短期盈利能力不宜作为关键考核指标。
总之,科技成果转化绝大多数是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社会化过程,长期而复杂。科技成果产权化制度是保障智慧财产权益、有效激励发明者的基础性法律制度。在此基础上,应当综合运用知识产权、科技、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相互配套、互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肖像绘制:赵偲懿 姜同天 版式设计:姚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