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01-09 02:05

  作者:蔡文成(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新征程上,应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保护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图为西递村一景。新华社发

  1.数字化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通过数字化赋能,能够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以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有力夯实文化根基,推动文化创新,弘扬文化价值。

  保护文化根脉。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智慧凝结,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筑牢文物安全底线。但受时间推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一些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留存困难的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风险问题。数字化赋能为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以及文化延续性,进而有效延长历史文化遗产的“生命周期”,确保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延续。

  激发文化活力。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其中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上,保护与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而应不断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搭建了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新平台、开启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路径、塑造了历史文化遗产体验的新形式和新产业,使历史文化遗产能够融合更多时代元素,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进而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增强文化自信。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以及时代价值,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滋养。推进数字化赋能,能够更好呈现历史文化遗产的本真面貌和丰富内涵,展示和传播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价值。例如,借助数字科技,可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界融合,助力研究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能借助大数据分析揭示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胸怀,更好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不断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2.数字技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数字技术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便捷性、可视性等鲜明特性,能够带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并为新时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契机。概括而言,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数字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超越时空界限,留存历史记忆。数字技术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使得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数字形态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在时间维度上,数字技术解决了信息随时间消逝而产生损耗的问题,通过数字化采集和存储,文化遗产的信息可以被永久保存,降低了因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的灭失风险。在空间维度上,数字技术摆脱了地理位置对信息传播范围的局限,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更加便捷和高效传播,有助于向世界各国展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在数字化传播中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永久性保存和持续性利用。

  创新展示方式,提升文化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再现,以鲜活生动的应用场景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适度利用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途径。例如,通过建设虚拟博物馆、线上展览馆,打破传统展示方式的局限,使历史文化遗产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在交互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身临其境领略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文化体验感和认同感。

  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与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运用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和研究”。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修复或复原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可能。例如,通过图像处理等数字技术,能够对受损的文物、古迹等进行修复和还原,尽可能恢复其历史原貌,重新焕发昔日光彩。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立可复制、可搜索、安全可靠的历史文化遗产数据库,有助于实现数字文化治理协同高效,降低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成本。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信息传感、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手段,以非破坏性方式获取历史文化遗产实时信息,做到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路径

  新征程上全方位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等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让人们通过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坚持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原则要求,推进数字化赋能必须坚持保护第一与合理利用相结合,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持续闪耀光芒。一方面,坚持保护第一。运用物联网、智能传感等数字技术实时监测历史文化遗产保存环境的湿度、温度、光照、有害气体浓度等,构建起严密的历史文化遗产监测体系,精准预警潜在风险,避免历史文化遗产受损。同时,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建模,把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形态,建设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另一方面,合理利用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内在要求。应当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了解受众的需求和期望,在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内涵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巧妙融入现代产品设计、影视创作、动漫游戏等领域,打造出有特色、有品位、有价值的文创产品,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统筹做好虚拟拓展与实体固本。虚拟拓展与实体固本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关键举措,新征程上强化数字化赋能应坚持虚拟拓展与实体固本相结合,实现线上与线下相贯通,虚拟与实体双轨并行,共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一方面,虚拟拓展有效拓宽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半径。可以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虚拟博物馆、数字文物库,打破文化遗产保护的时空局限,让人们可以随时“穿越时空”,沉浸式观赏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文化瑰宝,在全新的数字环境中感受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魅力。另一方面,实体固本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应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运用数字化测绘、红外线成像等先进技术支持传统手工艺人进行实地精准修复,同时优化实体展示空间,提升观众的实地参观体验,让受众在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遗产中增强文化认同。

  在提升科技感知的同时开展好人文诠释工作。强化数字化赋能应以技术之精准守护人文之厚重,让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进程的生动讲述者。一方面,数字化提升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精准感知能力。例如,运用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技术、无损检测手段等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做“高精度体检”,能够精准捕捉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在结构、物理形态、材质特性,甚至微观层面的分子结构变化,确保对历史文化遗产有精确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人文精神。在强化技术赋能的同时加强人文研究,就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寓意以及多重价值,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更好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时代价值。鼓励优秀人才从事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特别是冷门绝学的研究工作,为他们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究交流搭建更好平台,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创新人才培养,为强化科技赋能、实现科技理性与人文价值的深度交融提供人才支撑。

  《光明日报》(2025年01月09日 06版)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定日县6.8级地震救援影像实录

  • 倒计时30天 "尔滨"亚冬氛围浓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