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火眼金睛”+“蟹钳”,有害RNA无处逃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火眼金睛”+“蟹钳”,有害RNA无处逃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非编码小RNA是一类不直接参与蛋白质“转化”的RNA,包括miRNA、siRNA和piRNA。其中,piRNA在动物生殖细胞发育和生成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长期以来,piRNA的功能和机制却一直是个谜。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申恩志团队联合该校特聘研究员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即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的全过程。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

  论文审稿人给出高度评价:“这些结果阐明了PIWI-piRNA复合物在靶向RNA切割中的分子机制,对理解piRNA介导的基因组保护的分子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神秘的“螃蟹剪”

  “非编码小RNA具有强大的调控功能,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申恩志告诉《中国科学报》,piRNA就像人体里的卫士,专门在“有害”的RNA上来“一刀”,以维持生殖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其中,转座子就是piRNA的主要“敌人”。转座子又称转座元件或跳跃基因,带着属于自己的一段序列,在基因组中自主复制和位移。这种随意的“跳跃”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从而诱发血友病、癌症等疾病,因而转座子一度被称作“垃圾基因”。

  尽管转座子能够“伪装”身份,混入正常RNA中,但“聪明”的piRNA可以通过将自身序列和“有害”转座子序列进行对比,精准识别“真实身份”。

  然而,要想击败“敌人”,piRNA还需要一位得力助手——隶属Argonaute蛋白的PIWI蛋白。

  PIWI蛋白像一只大螃蟹,挥舞着两只“钳子”,与piRNA结合形成复合物PIWI-piRNA。在piRNA的“火眼金睛”下,轻松切割目标转座子RNA,确保生殖细胞正常发育、遗传信息准确传递。

  不过,从分子机制的角度而言,PIWI-piRNA的“剪刀”如何完成切割,始终是个未解之谜。

  申恩志团队以小鼠体内MILI蛋白为研究对象,对piRNA如何调控靶向RNA这一基本科学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piRNA与靶标转座子RNA的碱基互补配对增加,PIWI-piRNA复合物逐渐张开右侧“钳子”,匹配到一定程度时,“钳子”闭合,锁紧piRNA-靶标RNA双链。此时,“螃蟹头”的U型环起到辅助作用,将双链RNA固定在正确的活性位点,带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左侧“钳子”对其进行精准切割。

  “在识别目标RNA过程中,PIWI蛋白经历了开放、中间、关闭3种过渡状态。”申恩志告诉记者,他们首次全面阐述了PIWI-piRNA复合物的动态轨迹变化,还发现了对RNA切割催化中心至关重要的新关键位点。

  突围的“后起之秀”

  与piRNA相比,它的两个“兄弟”——非编码小RNA家族的miRNA和siRNA名气大得多,分别荣获2024年和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在“兄弟”们的相关研究井喷时,同为“明星家族”重要成员的piRNA的研究之路却异常坎坷,其功能和机制的研究都在探索中。

  2015年,刚刚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申恩志出于好奇,将目光投向非编码小RNA,特别是piRNA,由此踏上非编码小RNA的探索之旅。

  “PIWI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体的生殖细胞中,导致其功能和分子机理的研究极其困难,需要寻找合适的实验体系、建立有效的实验方法平台,但是这个过程往往要经历多次尝试,避免不了失败和迷茫。”申恩志说。

  2018年,申恩志利用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研究了PIWI蛋白与piRNA信号途径的分子机制,结合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慢慢对非编码小RNA领域有了一定认识。相关研究发表于《细胞》。这一阶段性的成果极大提振了申恩志的信心。

  2019年,申恩志加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致力于研究小RNA的生物学功能与作用机理。经过两年的不断探索,他带领课题组在不同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条件下,多次尝试制备PIWI蛋白。但是,实验体系的建立基本都是失败的,要么纯度不够,要么无法分离部分核酸、装载piRNA序列,反复的尝试和失败给申恩志团队浇了一盆盆冷水。

  直到2021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等来“幸运之神”,成功搭建起完整的实验研究体系,为piRNA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过在科研里,问题永远是一个接一个。”申恩志说,例如,由于PIWI蛋白的切割处于高速动态过程当中,如何揭开RNA被切割的神秘面纱,成了摆在申恩志团队面前的新难题。

  “我们采用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联合生命科学学院的吴建平团队,对该问题进行了攻关。”申恩志说,通过对PIWI-piRNA二元复合物结合靶向RNA的动态构象分析,最终成功“追踪”PIWI蛋白的三种状态——开放态、中间态和锁定态,首次描绘了PIWI-piRNA靶向调节RNA的动态轨迹。

  “不试试,怎么知道做不成”

  申恩志没想到,这条piRNA研究之路一走就是10年。

  “目前,我们所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回望10年探索历程,申恩志十分感慨,“在2015年刚接触piRNA时,很多复杂的问题都有待解决。但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做不成?”

  申恩志告诉记者,刚刚接触该领域时,许多知识和现象都只能从书本上了解,尽管有了初步理解,但书中也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内容。

  “从科研角度看,一定要找到确切答案。”尽管心里没底,申恩志仍抱着“对科学问题就得刨根问底”的态度,勇敢踏上科研探索之旅。

  “复杂生命是怎样出现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并治疗疾病,非编码小RNA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申恩志说,但生物体非常复杂,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不同的RNA分子,它们匹配的具体机制什么样、在此过程中其他蛋白是否发挥作用都是未知数。

  怀着这些疑问,申恩志带领团队一步步摸索,尝试使用各种不同的学科方法,揭开piRNA的神秘面纱。“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这种非编码小RNA的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并实现实际应用。”申恩志说,RNA本质上是一种核酸,而近些年核酸药物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转化应用的曙光。

  无论前路是否坎坷,申恩志始终坚信,“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必须自己尝试,才能有最真实的体会”。(见习记者 赵宇彤)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438-1

[ 责编:谢芸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1天

  • 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