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近日开展的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揭晓,7个知识创新类和3个技术创新类成果脱颖而出。
脊椎动物中旁着丝粒异染色质的从头建立机制
本年度入选的十大成果均面向生命科学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解决热点问题。十大成果依次为:
1.衰老的时空编程及干预
衰老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动物研究所曲静等团队,为衰老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拓宽了其科学边界,也为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干预奠定了基础,受到国际专业期刊的亮点评价。
2.新型肠道菌源酶跨界调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与防治新策略
肠道菌群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靶向菌群多为整体性干预措施,缺乏特异性治疗策略,如何精准调控肠道菌群是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北京大学姜长涛、乔杰及山东大学刘双江团队等合作,提出“肠道菌源酶跨界调控宿主稳态”新理论,国际专业期刊专文评述,认为本项目“创新性地攻克了靶向肠道菌群的靶点发现与药物研发瓶颈”。
3.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期以来,彻底治愈红斑狼疮、硬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医学难题。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徐沪济领衔、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杜冰、刘明耀团队以及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异体CAR-T细胞开展临床研究,在全球首次成功治愈了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CAR-T细胞疗法先驱Carl June教授称该研究“将改变了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范式”,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入选相关国际专业期刊“2024年十大科学突破”。
4.异染色质形成机制
旁着丝粒区域由快速演化且高度重复的卫星序列组成,该区域在不同物种间均以异染色质状态存在。两个长期的未解之谜是:1.旁着丝粒区是怎样被识别并起始异染色质形成的?2.不同物种间不保守的卫星序列是如何被保守的分子机器所识别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团队发现保守的锌指蛋白ZNF512利用其非连续排布的锌指结构域识别富集于旁着丝粒区内的保守的不连续的TTC序列元件,并直接招募SUV39H家族蛋白,从而起始异染色质形成。在回答了近百年的科学困惑的同时,本发现也为TTC元件异常扩增导致FXN基因异染色质化并诱发共济失调症提供了机制性解释。
5.紫杉醇生物合成
紫杉醇是全球销量第一的植物天然广谱抗癌药物。然而,紫杉醇生产高度依赖红豆杉资源和化学合成,环境污染大,生产成本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闫建斌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雷晓光等团队,发现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阐明了颠覆传统认知的紫杉醇关键药效基团的形成机制,实现了紫杉醇前体巴卡亭III分子的异源合成,打通了紫杉醇生物合成途径。该成果被认为是开启紫杉醇生物制造领域大门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紫杉醇生物合成理论和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实现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转换
培育和推广多年生作物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和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研究模式,实验周期长,“多年生特性是由什么基因来决定的”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黑匣子”。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王佳伟研究组通过构建跨物种遗传群体和正向遗传学手段,成功定位了控制植物多年生生活习性的三个关键MADS-box基因。该研究首次克隆了决定植物寿命长短的关键基因,并实现了一年生与多年生植物的自由转换,相关成果为设计与培育多年生作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入选相关国际专业期刊2024年度最佳论文之一。
7.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创新药物与方法
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致残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中80%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而降低致残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静脉溶栓,但静脉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存在全球短缺、我国完全依赖进口和溶栓治疗时间窗窄等临床难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团队实现了我国溶栓用药选择从1种到4种的飞跃、扩大时间窗静脉溶栓方案使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人群增加90%,彻底解决了溶栓治疗的“卡脖子”难题、推动了新型溶栓药物上市。相关国际专业期刊同期述评“该项成果为新型溶栓药在缺血性卒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证据”“为卒中治疗领域的巨大飞跃”“其试验结果是令人信服的”。
8.DNA断裂感受器MRN复合物乳酸化修饰调控肿瘤化疗耐药机制
放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治疗的深入,肿瘤细胞会逐渐产生耐药性,成为治疗的一大挑战。中山大学张常华、何裕隆、尹东团队,联合同济大学袁健、东南大学顾忠泽以及英国癌症研究院Axel Behrens团队,深入研究发现乳酸可以促进MRN复合物中的NBS1和MRE11蛋白发生乳酸化修饰,增强复合物的组装和功能,激活同源重组修复,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力。相关国际专业期刊评价“该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开辟肿瘤耐药研究新领域”。
9.精准分期和分子分型指导的鼻咽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针对鼻咽癌临床分期不精准、缺乏分子指标、晚期疗效差,取得如下成果。首先建立了包括6个中心9273例的大样本鼻咽癌人群队列,采用影像学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了新的临床分期标准;同时采用循环游离DNA液体活检技术,绘制了EB病毒DNA动态变化图谱,创新性地首次提出动态分子分型;通过国际公认的前瞻性、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首次证实在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联合使用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将高危患者的治疗失败风险降低了42%,毒副反应可控。
10.共生菌环境干预阻断蚊媒病毒流行
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然而,针对大多数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尚无特效药物或疫苗,严重缺乏治疗预防措施。清华大学程功、朱毅斌团队与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王静林、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王达希合作,从云南边境地区鉴定出一种可显著降低蚊虫病毒易感性的环境共生菌Rosenbergiella_YN46,揭示了其阻断病毒传播的分子机制,为发展基于共生菌的生态友好型蚊媒病毒防控理论奠定了新基础。该成果为公共卫生防控从化学干预向生态型策略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自2015年起开展此项评选工作,已连续进行十个年度,旨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展示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重大成果。(光明网记者 李欣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