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穗港澳三地记者解码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最大公约数” 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穗港澳三地记者解码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最大公约数” 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

来源:广州日报2025-03-11 13:10

  过去一年,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到机器人技术突破,再到低空经济蓬勃兴起,中国不断在科创领域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在这股创新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创新活力,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排头兵。围绕这次全国两会热议的前沿科技话题,穗港澳三地媒体记者带着各自问题,向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发出提问,一一得到了深入细致解答。这些回应背后,预示着粤港澳大湾区从AI到人形机器人再到低空经济协同发展的“超前”布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雷与虹、王楚涵、何瑞琪、吴城华、王纳、魏丽娜、贾政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张帅 澳门日报记者王维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吴子良

  建设共享算力中心 整合两地超算资源

  香港大公文汇张帅:从DeepSeek一夜爆火到Manus横空出世,内地AI“黑马”频出。在这一背景下,香港与内地是否可以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在AI赛道上挖掘更大的创新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我是首位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证书的香港律师,2022年我领到了编号为“001”号的执业证。在内地智慧法院开庭时,我们使用的AI技术可以实时将语音转成文字、修改补充内容,方便律师及时核对,便捷而高效。

  年初DeepSeek一夜爆火,我也尝试使用过,非常好用,不到两个月,全球首款通用型AI智能体产品Manus又由中国团队创造。内地人才荟萃,不断打破西方在AI领域发展不可超越的“神话”,对香港起到鼓舞作用,香港与内地一起努力,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冼汉迪:人工智能是香港与内地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等。香港的优势在于基础科研和国际化,目前正在通过3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等支持政策,3000P算力的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0亿港元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耐心资本投资,积极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我认为,香港与内地可以建设共享算力中心,整合两地超算资源,为AI研发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我建议设立国际人工智能评测认证中心,对AI模型、芯片等开展权威评测,推动中国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并开设“国际人工智能开源工程师学院”,提供开源技术培训与国际合作项目,吸引全球青年工程师短期交流。

  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集群

  广州日报雷与虹:如今,人形机器人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其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将聚焦哪些关键技术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小鹏汽车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已超过五年。基于对通用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深入研究,机器人可分为五个智能等级:L1级(完全由人控制)、L2级(基础辅助智能)、L3级(具身智能和训练监督)、L4级(自成长智能)和L5级(完全自主智能)。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朝着L3级迈进,这一阶段的机器人能够在大量场景中独立运行,但在复杂情况下仍需人工监督。我预计,到2026年,具备L3级初阶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适度规模的商业化量产阶段。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动起来”到真正“用起来”,其应用领域也将展现出广阔前景。在此过程中,应借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早期的市场培育和推广经验,通过市场推广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加速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培育和需求潜力的释放。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丰礼:机器人作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载体,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字领域向物理世界延伸,制造业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引进的关键场景。

  工业应用不仅是当前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技术瓶颈、积累应用经验,从标准化场景向复杂场景、从单一任务向综合任务跃迁的必经之路,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是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我希望在生态培育上布局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形成“研发—验证—应用”联动机制,让人工智能真正赋能产业,提升大湾区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多方面协同发力 推动应用规模化

  澳门日报王维:过去一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低空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无人机物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不断“解锁”,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未来,低空经济会在哪些方面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羊毅:低空经济成长带动性强,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它应用广泛,涵盖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能促进新消费,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重塑未来交通与物流格局。

  身处航空领域,我关注到我国机载光电探测装备从无到有,再到性能领先的系列化、跨越式发展。在西藏定日县地震救援行动中,中航工业“翼龙”应急救援型无人机在高原高寒等极端特殊条件下,成功侦察到多处关键灾情信息,充分展现我国光电产品的优异性能。

  当前,发展低空经济要从空域开放与管理、安全保障、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等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应用规模化。去年11月,中航工业联合7家央企集团组建了低空经济创新联合体,将带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空装备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施家伦、崔世平:当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合区)发展“低空经济”符合国家的多方面战略需求和目标,且深合区面临着创新跨境物品通关模式的现实需求,亟须创新市场消费及物流配送模式。因此我们建议研究跨境低空飞行器作业服务,促进琴澳两地要素创新流通。

  其中,我们建议支持横琴深合区的“一线”开放,探索无人机低空物流的创新通关物品查验模式。借由海关等监管部门通过与无人机智能监管系统连接,实现对无人机跨境配送的物品类型、数量以及无人机所在位置、航线动态、起落时间的即时监控,也可对无人机智能空投柜(海关开放点、指定监管地点)进行随时人工抽检。

  具体可先从政府公共服务、科研样本等做小范围先行先试,例如对一些需要冷藏或特殊保存方式的紧急医疗物资运输、科研样本和实验室物资等,用户只需在特定手机端平台下单,即可实现澳门与横琴之间特定物品“两点一线”的跨境配送,加快塑造琴澳一体化新格局。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