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医学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首页> 科技频道> 科技人物 > 正文

医学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来源:人民日报2025-03-13 09:01

  图①:邢念增(右)在操作腹腔镜手术。图②:邢念增在义诊。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邢念增,1967年生,山东省沂南县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兼泌尿系统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他创立“邢氏”系列新术式,创建前列腺癌免穿刺活检诊疗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泌尿肿瘤临床和基础研究跻身国际前沿。

  早晨6点15分起床、7点赶到医院,查房、安排手术、带领学生做科研……接受记者采访时,邢念增鬓角的白发格外显眼。

  “医学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说到这里,邢念增一扫疲惫,“创新当然要冒风险,但不创新就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更不可能实现学术领跑。”

  创立“邢氏”系列新术式,助推我国泌尿肿瘤微创手术实现“领跑”

  1994年,从山东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的邢念增进入北京医科大学,师从郭应禄院士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他赴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同时学习先进的微创技术;2002年,他辞去国外的工作,携妻儿回国。

  “当时,国内的泌尿外科手术还处于开放式手术阶段。回国后,我全力推动向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转变。”邢念增告诉记者,“肾脏、肾上腺、膀胱等器官,或在腹膜外,或在盆腔深处。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创口大、手术时间长,不利于患者恢复,应尽快向微创手术转变。”

  在北京朝阳医院担任泌尿外科主任、副院长期间,他带领团队开展了30多项技术革新,建立了肾脏、膀胱、前列腺等外科手术的微创技术方案。过去动辄十几个小时的大手术,如今通过几个“钥匙孔”就可以完成,手术时间大幅缩短。

  与此同时,邢念增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大胆创新,创立“邢氏新膀胱术”,成为国际教学经典案例;他采用后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技术联合“三明治法”尿道重建技术,最快用32分钟就可完成手术,标志着我国前列腺癌微创手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术式创新,受益的不光是患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韩苏军说,“2018年邢老师转到我们医院后,力推腹腔镜和智能机器人微创手术。短短几年,泌尿外科的手术就由‘开大刀’转为‘穿小孔’。”

  挑战“金科玉律”,创建前列腺癌诊断“中国方案”

  2022年4月,国际医学泌尿领域顶级期刊《欧洲泌尿外科》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的公开信。原来,前不久该杂志刊发了德国某课题组的一篇文章,宣称他们“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邢念增看到后,给该杂志写了这封信,用手术记录和论文链接证明:这个理念是我们首创的,是“中国医生对世界的贡献”。

  “邢大夫,穿刺活检遭罪又花钱,您干脆给我切了吧!”2014年2月,一名前列腺癌患者提出这样的恳求。

  类似情形邢念增已遇到过好多次。患者的请求让他左右为难:一方面,必须先给患者穿刺活检、判定其患癌后,才能做手术——这是国际上沿用了几十年的诊断常规,医生必须遵守;另一方面,丰富的诊疗经验告诉他:现在的影像检测等技术早已今非昔比,依据验血结果、多参数MRI(磁共振成像)等综合检查结果,就基本可以作出判断。

  但问题是,如果不做穿刺就做手术,万一手术后的病理分析结果证明“切错了”,责任谁来承担?

  “如果判断有把握,那就别再让患者受二次罪、花冤枉钱。”在反复研究、分析这名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并征得他和家属同意后,邢念增为其做了免活检前列腺切除手术。术后的病理分析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2019年,在总结11个术前免穿刺手术案例的基础上,邢念增在国际上首创“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然而,多家杂志以“理念太超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为由,婉拒了他的论文。几经周折,论文最终刊发在《世界临床病例杂志》上。

  邢念增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还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种尿液肿瘤DNA多维生物信息学诊断模型,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相关论文于2024年12月刊发在《细胞》子刊——《细胞—医学报道》上,使免活检的理论体系更加完整。

  这些闪耀着“中国智慧”的成果,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重点宣介。

  “医学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金科玉律’,只有对未知领域的持续探索。现在,前列腺癌‘免穿刺’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认可、采用。”邢念增说,他们将继续完善“免穿刺”理念技术支撑体系,力争使其早日成为新的前列腺癌诊断指南。

  想方设法推广新技术,把“独门秘籍”变成“公共财富”

  “根治前列腺,解剖是关键。两端两面两韧带,编个口诀记下来……”为更好推广微创手术,邢念增把复杂的手术步骤、操作技巧编成短小精悍的口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在业界广为流传。

  “好的手术口诀,既要把操作要领讲清楚、说准确,同时还要朗朗上口,编起来很不容易。许多口诀都是邢老师冥思苦想、反复修改,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的。”邢念增的博士研究生、现在的同事杨飞亚告诉记者,“这些口诀是他数十年经验的总结,堪称泌尿外科手术的‘独门秘籍’。”

  在普及、推广新理念、新技术方面,邢念增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在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培训体系:既有“背口诀、学手术”的速成法,也举办国家级培训班,还有手术直播示范、基层医院“手把手带教”等活动。截至目前,邢念增带队在20多个省份的40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技术帮扶点,医生、患者双获益。

  “‘教会徒弟’不会‘饿死师傅’,反而助推我们继续创新。”邢念增笑言。如今,他主编的《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泌尿外科学)》等23部专著成为行业技术革新的教科书,牵头制定的10余项诊疗指南、规范成为行业标准。

  至真至善,常学常新——这是邢念增制定的“科训”,也是他对自己的鞭策。前不久,他领衔的泌尿系统肿瘤基因和细胞治疗实验室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如今,他和团队正联合国内有关高校院所与企业,研发泌尿系统肿瘤诊疗的新药物、新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记者 赵永新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千里海河高铁第一隧”顺利贯通

  • 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览会在南京开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神舟二十号乘组换乘返航的刷屏热搜,到“太空烧烤”的温情热议;再到“十五五”期间中国计划发射4颗科学卫星任务……近期中国航天事业的新进展层出不穷。
2025-11-28 09:15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成果普惠于民以及在全球科技治理中赢得话语权。
2025-11-28 05:00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东阳镇隆胜村树莓园,凛冽寒风中,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霍俊伟正蹲在田埂上仔细查看果树修剪情况。
2025-11-28 05:00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付巧妹向媒体介绍了石峁遗址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2025-11-28 05:00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旋磁共振实验室王亚教授等与浙江大学海洋精准感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在纳米尺度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11-28 05:00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