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多样的生物 多彩的世界】
春日的阳光洒在山东日照张北湾内的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20余只前来越冬还未迁徙的遗鸥,成为摄影师们镜头中的“宠儿”,它们灵动的身姿在海天光影里定格。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臧绍喜摄/光明图片
市民游客在阳光海岸绿道骑行。李玉涛摄/光明图片
“听说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我特意赶来拍摄。这几年两城河水越来越清,鸟类也越来越多,常常能拍到珍稀物种。”摄影爱好者陈明一边调整相机参数,一边兴奋地说。
张北湾一处处美丽的湿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珍稀鸟类飞来越冬。清晨的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群“湿地精灵”伴着朝阳晨曦,在海天光影里翱翔穿梭。反嘴鹬、苍鹭、黑嘴鸥……这些鸟儿或翔集于海天之间、或在沙洲小憩,山水草木与飞鸟游鱼和谐共生,在张北湾绘就一幅幅多彩的生态百景图。
张北湾岸线绵延41.93公里,拥有沙滩、礁石、岛屿、河口和湿地等多种滨海风光。张北湾连续多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均为100%,连续5年水质优良率高达100%,2024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这得益于日照市多年来深入贯彻“生态立市”战略,打出了一套“联动净湾、生态活湾、协同护湾”的组合拳,全力守好每一寸海岸带、每一片沙滩。特别是出台《日照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明确界定辖区内海岸带范围,并编制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确保海岸带范围内“多规合一”,推动海陆生态、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鸟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监考官’,最近几年,我拍过的鸟类大概有500余种,其中在张北湾这边就拍到了约300余种,包括中华凤头燕鸥、中华秋沙鸭、黑脸琵鹭,还有被誉为鸟界‘超模’的黑翅长脚鹬等。”摄影爱好者臧绍喜对记者说。
2020年,为使张北湾的太公岛湿地公园、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等20余处沿海亲海空间和10余处天然海水浴场“串珠成链”,一条长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建成。这条绿道成为市民游客骑行、跑步、游玩的好去处,持续激发日照滨海休闲旅游新活力。
“在绿道建设中,我们严格遵循保护生态原则——不动一棵黑松,不动一块礁石,不动一片沙滩,打造亲海近海的生态空间。”日照兴海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秦绪建说。
通过海岸带自然景色和人工设施有机结合,张北湾阳光海岸绿道沿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丰富产品供给,海洋美学馆、星岛蓝碳计划、太公岛湿地公园等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吸引游客和市民亲近自然。
“这里曾是闲置多年、气味和观感均不佳的沿海水产育苗厂,如今成了宜学、宜游、宜居的阳光海岸带特色民宿,在旅游旺季一房难求。”日照山海天文旅局局长李苇指着海洋美学馆说,“在这里,可以伴海浪声入睡,推窗见海,还可以品咖啡,感受书香,给心灵来一次洗涤。”
因环境而变的还有渔民的生活,张家台村的孔嘉升将自己的家改造成了海边民宿,房间总是供不应求。“过去是追着鱼群讨生计,现在是做好民宿搞旅游。保护好这片海,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他感慨。
远眺张北湾,这里山海相连,海天一色,岸清水澈,鸥鹭蹁跹,生态与人文交织,自然与城市共融。
(光明日报记者 冯帆 宋喜群 光明日报通讯员 宋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