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51WORLD十年铸就“数字孪生”桥梁
首页> 科技频道> 创新创业 > 正文

51WORLD十年铸就“数字孪生”桥梁

来源:光明网2025-04-11 15:06

  “当前,人类加速进入数字世界,AI加速进入物理世界,这两个趋势正以不可逆的方式加速发展。”51WORLD创始人兼CEO李熠指出,“而51WORLD地球克隆计划,则致力于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带动人类智能且沉浸式访问数字世界,具身智能安全高效地走入物理世界。”

  据了解,51WORLD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推出两大AI入口平台——空间智能交互平台Clonova、具身智能开放数据平台Aperdata,让数字孪生技术,真正构建起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桥梁。

51WORLD十年铸就“数字孪生”桥梁

  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51WORLD成立于2015年,与此同时正式提出“地球克隆计划”。51WORLD计划通过16年(2015-2030)分五个阶段实现对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克隆,以此不断解决真实世界中关于交通拥堵、AI训练、时空沉浸、安全预警、气候预测、能源工业等应用领域的各种现实问题。

  根据51WORLD对行业的判断和理解,地球克隆可拆解为五类要素(即建筑、道路、植物、水域及地形)及五个阶段(即静态世界、动态世界、半模拟世界、全模拟仿真世界及数字孪生世界)。如今,51WORLD已迈过“静态世界”“动态世界”和“半模拟世界”三个阶段,集齐了地球克隆最基本的要素——“人与建筑”“车与道路”“水与城市”,全面进入第四阶段——全模拟世界。

  现在,人们每一天花在数字世界的时间越来越多,通过3D、 VR、AI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未来会感受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并没有很大区别。同时,AI正以各种形态(汽车、无人机、机器人、机械手臂等)加速走到物理世界。

  如何顺应这个趋势进行变革?51WORLD的“地球克隆计划”正致力于成为“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桥梁”。

  一方面,通过51WORLD打造的空间智能交互平台Clonova,人人可以体验世界之美,为人类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以教育场景为例,Clonova会创设一个与文字、图片、视频不一样的沉浸式互动3D空间AI,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对话,就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智能化、沉浸式地学习,而通过学习和反馈,AI也将越来越智能。李熠认为,“因为小孩学习时,一旦有了视觉上的互动,记任何东西都比过去会快10倍、快100倍。”

  “地球克隆计划2030年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足不出户,躺在沙发上对着一个屏幕,它就可以带你去一个完全世界,每一个人都可以智能化、沉浸式的环游世界,了解世界人文地理和所有的知识,”李熠表示。

  从景区旅游到社交娱乐,从企业管理到楼宇管理,从城市规划到防洪排涝,Clonova将提供基于数字孪生AI的全套产品和能力,赋能AI时代的每个政府、企业和个人更加智能且沉浸进入数字世界。

  另一方面,基于51WORLD正在打造的具身智能数据平台Aperdata,具身智能有望更安全高效地走进物理世界。

  以自动驾驶汽车为例,在服务用户时必然会面临测试场景数据不足等问题。这是由于大量极端的路况与数据,难以在真实世界中被有效采集,而数据是AI进化的基石。李熠提到,“我们所构建的Aperdata平台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

  Aperdata提供多类型的海量合成数据,通过“虚拟试错-物理执行”模式,支持在无风险、低成本、高度还原的虚拟环境中,针对多样细分场景,对智能机器进行全面高效仿真训练,能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未来,从工业协作机器人,到家用机器人,具身智能企业都能“享用”Aperdata仿真数据燃料,让AI更加安全高效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三大商业曲线,让数字孪生应用不断赋能行业升级

  在追求“克隆地球”这一宏大愿景的过程中,51WORLD通过构建务实的商业基础实现了技术理想与市场价值的融合。经过十年深耕,该公司成功孵化出三大支柱性业务体系:51Aes数字孪生平台、51Sim合成数据与仿真平台和51Earth数字地球平台。

  2015年,51WORLD率先洞察到以数字孪生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存在巨大应用价值与潜力,并以真实需求出发,孵化出第一款产品——51Aes数字孪生平台,旨在提升企业客户设计与运营效率,致力于实现跨行业数字智能转型。

  如今,51Aes已服务海内外近千家客户,覆盖城市、园区、水利、水务、工业、能源、地产、教育等十余个细分领域,重点聚焦三大业务平台:51CIM(城市园区信息模型平台)、51WIM(水利水务信息模型平台)、51XIM(工业能源信息模型平台),持续推动着数字孪生技术从概念验证走向价值创造。

  以采矿行业为例,51Aes空间智能技术可将传统地表可见的各要素延展到地下不可见资源的场景重建,显著提升相关行业对地下空间自然资源的认知与管理能力,进而为资源开采等多个领域提供高效的管理方案,帮助管理者提前预知风险并采取措施,让传统地下作业更加安全与高效。

  基于自动驾驶产业对于测试需求的前瞻性研判,2017年,51WORLD将3D图形、AI仿真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孵化51Sim合成数据与仿真平台,帮助汽车厂商及上下游,形成“真实-仿真-真实”(RSR)的数据闭环系统,有效提升了自动驾驶技术量产落地。随着技术成熟与行业发展,51Sim也将此合成数据与仿真技术应用于更多机器人领域。

  当前,51Sim核心产品包括智能驾驶与机器人仿真平台SimOne、数据闭环与合成数据平台DataOne、交通信息模型平台TIM,已为全球超百家行业客户提供全场景合成数据与仿真训练闭环解决方案。

  “我们这一代的创业者,希望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科技与文化的原创精神和价值。”李熠表示,对于“地球克隆计划”,51WORLD同样号召更多人和组织参与其中。“它最终会成为一个大家共同的平台,我们只是一个发起者,未来将有更多人在平台上创建、维护、使用,最终为整个人类创造巨大且持续的价值。”(鸣耒)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