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为人工智能策源地的北京,如何为中小企业提供AI源动力?
在 “六小龙”C位出道之后,杭州被冠以“中国AI宇宙中心”的美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点评,杭州现象告诉大家,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而对于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策源地的北京,同样是AI竞赛的“种子选手”,应如何助力创新型中小企业,并提供充足的源动力?
近日,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建设公司负责人、北方算网董事长时晓东,针对上述热点问题寻找答案。
北京要打造全国领先的算力公共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三要素,即数据、算法、算力,北京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
2023年11月,北京市提出高标准建设全国首个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如今,已率先建成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汇聚高质量数据集超150个。
代表算法研究的科研实力方面,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学者,大模型备案数量全国第一,占比四成。
三要素之中,算力门槛最高,也是北京市注入重资的领域。数据显示,北京已建公共智能算力2.2万P,形成国内智能算力和绿色算力资源最丰富的环京算力带。北京经信局局长姜广智透露,北京要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持续扩大智能算力的资源汇聚规模。
平台的建设运营正是由北方算网负责,这是一家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产业集团北京电控投资组建的二级国有控股企业。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多项政策,部署“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构建算力互联互通体系和算网监测机制。其中,北京是全国算力互联互通体系的国家枢纽核心节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监测调度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五项政策均重点提及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建设。
图为《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规划的重点任务
最全面最真实 让中小企业实现算力自由
时晓东说,平台建设既是出于国家需要,又要解决市场痛点,一方面承担北京市算力公共服务职能,也希望为切实中小企业降低算力成本。
为什么中小企业的算力成本会成为市场痛点?
时晓东解释,两年前ChatGPT4刚发布的时候属于大模型发展的上半场,当时业内共识堆算力是决胜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想要进入AI算力和大模型的赛道,前期硬件采购、集群建设成本就高达数十亿元,国内外科技大厂一度开启算力军备竞赛,导致通用人工智能成为巨头们的“游戏”,中小企业只能“隔岸观火”,被排除在创新的大门外。同时,国内算力资源提供主体多样,地域分布广且规模不一,呈现分散且不平衡的局面,导致算力交易市场价格混乱、信息不透明等乱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拥抱人工智能往往要面对硬件设备投入成本高、软件应用开发难度大、数据存储管理困难等方面,尤其对算力成本十分敏感。“我们希望依靠公共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安全保障,打造真实可信、算力资源最全的交易平台,为中小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源动力,帮助他们实现算力自由,进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拥有与大企业相同的发展机遇。”时晓东如是说。
2024年9月19日,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汇聚京内外29家算力服务商资源,算力规模超50000 P,算力互联互通的设想终于从纸面变成了现实。2025年1月,依托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打造、汇聚全国资源的算力商城e算上线,可根据中小企业算力需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探索开源模型商业化路径 重新定义AI时代平台价值
随着DeepSeek以一己之力,完成AI全民科普,AI行业也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刷新,从算力堆砌转向效率优先。正如黄仁勋最新判断,AI正在从感知和生成式AI向推理和逻辑推理领域发展。增加训练的计算能力能让模型变得更智能,而增加深度思考的计算能力则能让答案更精准,与一次性推理相比,长时间思考的推理AI可能需要每个任务多100倍的计算量。
基于平台运行的实战观察,时晓东也看了到这样的变化。他认为,如今已进入大模型下半场阶段。从平台客户的反馈来看,中小企业不仅需要算力,还需要模型优化与微调、AI系统集成与部署,后期运维与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服务,这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构建AI应用的中小企业和开发者们最大的需求。
由此,北方算网将在北京市算力互联互通和运行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结合的方式,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用户以支持开源大模型为主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端到端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国产AI生态提供适配空间,把开源模型、算力、数据等产品像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组合,DIY出属于自己的专属应用。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时晓东说,希望为中小企业解决“AI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同时,探索开源模型商业化的创新航道,重新定义AI时代中间层平台服务商的价值,助力北京市培育更多未来的“小巨人”。(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