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新脑切片玻璃化冷冻技术:“冷冻休眠”又近一步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最新脑切片玻璃化冷冻技术:“冷冻休眠”又近一步

来源:文汇报2025-04-25 10:34

  ■简三月/编译

  最新脑切片玻璃化冷冻技术能将小鼠大脑切片在-150℃环境中保存一周,且脑切片的电活动在升温后可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这一研究成果距离实现全脑冷冻复苏、太空环境中“冷冻休眠”又近了一步。

  特殊防冻剂替换细胞水分子

  低温保存活体组织的关键在于避免冰晶的形成,因为冰晶在形成过程中会撕裂细胞中的分子,甚至破坏血管等较大结构。随着组织中剩余液体的增加,冰晶还会造成进一步损害。

  不过,一些昆虫及少数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例如棕色树蛙,能够分泌有助于控制冰晶形成的天然防冻剂,可在零摄氏度以下环境中生存。

  上世纪80年代,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Intervene Immune公司首席科学官的格雷格·法希和当时在美国马里兰州低温生物学实验室工作的威廉·拉尔发现,通过添加特殊防冻剂可使哺乳动物细胞在冷冻后形成无定形固体,而非结晶,这一过程被称为“玻璃化”。这种方法是利用防冻剂取代细胞中的水分,此前传统生物学家通常很难相信可以用不同的极性溶剂替换组织中的大部分水分子。

  2006年,法希及其同事提出,将大鼠大脑切片短暂冷却到-130℃后,大鼠大脑还能恢复活力。但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亚历山大·戈尔曼认为,有限测试结果并不能让神经科学家信服这些切片已经恢复了正常活动。

  如今,法希团队又取得突破。他们首先试验了不同的防冻剂组合和不同的使用方法,以尽量减少不利影响,比如防冻剂在起效浓度下可能会导致细胞膨胀或萎缩。

  随后,研究人员优化技术,用液氮将小鼠大脑的海马体切片冷却到-196℃,再将其保存在-150℃的冷冻箱中长达一周。升温后,团队对大脑切片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测量电活动,所有结果都与非冷冻保存的切片相似。

  记忆能否恢复尚需更多验证

  在长达一周的冷冻过程中,连接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未受任何损伤。戈尔曼指出,基于小鼠大脑当前的恢复水平,理论上可以保留记忆功能,但仍需实验验证。他还提到,冷冻器官近期也有技术新进展:继4年前成功复苏经玻璃化处理的大鼠心脏后,科学家又分别在复苏大鼠肝脏和肾脏实验中获得成功。

  现有成果证实了冷冻保存啮齿类动物脑切片的可行性,这使得戈尔曼对全脑乃至整个啮齿动物机体的冷冻保存持乐观态度,“相信人体冷冻保存同样具有实现的可能”。不过,戈尔曼指出,即便成功复苏冷冻保存的健康大脑,也不等同于能实现逝者复活,因为临床死亡会伴随其他不可逆的生理损伤。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若昂·佩德罗·德·马加尔海斯认为,这项研究突破了脑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边界,但在冷冻保存包括大脑在内的人体器官之前,还需进行更多研究。

  美国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的约翰·鲍斯特教授指出,当前结论需经独立性检验,他还不相信该技术可应用于整个大脑,“脑切片研究和实现完整器官的玻璃化冷冻与长期功能恢复是两码事”。

  即便如此,能够储存和“复活”切片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因为很多器官的切片通常只能存活10个小时左右。例如,手术中获取的人脑活体组织样本,如果能通过冷冻实现储存和运输,将大大增加利用它们研究大脑状况和测试治疗方法的机会。

  法希认为,脑切片玻璃化冷冻技术有助于不同实验室之间共享宝贵材料,也能保存珍贵脑样本以供日后研究。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七届太和论坛在京开幕

  • 一脉活水舞动古今,绘就水韵江苏新篇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