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助力深圳眼镜产业向高向新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AI助力深圳眼镜产业向高向新

来源:经济日报2025-05-16 10:53

  随着智能技术赋能、时尚消费驱动、眼睛健康管理越来越受重视,AI眼镜、用眼行为监测智能眼镜、运动骑行等垂类使用场景眼镜等日渐兴起,眼镜已从单一功能性用品变为更具复合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消费单品。作为全国知名的眼镜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深圳市从政策支持、服务配套等方面不断发力促进多行业协同,发挥集群优势,推动眼镜产业向高向新发展。

  智能眼镜涌现

  在乐聚天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线下门店,消费者正在体验该公司推出的AI智能眼镜“拍拍镜”。“‘拍拍镜’采用无显示方案,用户通过摄像头和语音配合交互完成拍摄、录音、录像等操作,可实现打电话、听歌、语音翻译、万物识别等功能,嵌入的AI模型能力能够智能识别语音图像并给出相关答案,方便在运动、驾驶等场景中使用。”乐聚天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江嘉民说,“拍拍镜”已实现量产,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8个城市线下门店体验下单。

  “智能眼镜整体发展趋向于更轻更薄更智能、续航更久。”江嘉民说,乐聚天下联合芯片、大模型、语音交互等科技企业协同推进,由芯片企业研发智能眼镜专属芯片,其他相关科技企业优化电池、摄像头模块,助力产品实现更轻量化和更低能耗,同时为智能眼镜赋予新的功能,以适用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目前,公司的智能眼镜供应商涉及50多家,核心供应商接近30家,科技类企业占到三分之二。

  “在AI时代,眼镜将扮演万物互联的遥控器这一角色。”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深圳市普莱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自成说,眼镜看似只由镜腿、镜架和镜片3部分组成,但具有很强的研制专业性,涉及300多道工序,仅镜框制造便包含开模、零件制作、成型、塑材、装饰、装配6大项150余项细化工序,因此智能眼镜的研发制造离不开眼镜企业的参与。

  “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是明确产品功能特性、推动研发技术创新、指导产品设计优化的一大关键。”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斌说,随着智能眼镜在日常消费、专业场景和特殊需求等领域的实时交互与信息辅助、环境感知与导航、运动与健康监测等市场需求日趋明朗化,其在潜水、跑步、商务、教育、物流拣货等垂类场景的使用需求逐渐被发掘。

  延伸复合功能

  在深圳市慧明眼镜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李白”儿童眼镜品牌总监李星同打开手机APP,展示着公司自主研发的用眼行为数字化近视管理系统。

  “随着大众对眼睛健康关注度提升,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近视率不断攀升,以健康监测为核心功能的智能眼镜逐渐受到追捧。智能技术在促进眼镜产品革新的同时,也在推动眼健康管理走向可视化、智能化。”李星同介绍,加载在眼镜镜腿内的传感器采集用户低头用眼、户外活动、坐姿习惯、光照环境及佩戴眼镜时长等数据,经云端AI分析生成个性化护眼方案,用户通过手机APP可查看各项数据及数字化近视管理综合分析报告,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眼睛管理。

  李星同介绍,“李白”儿童眼镜累计获得50余项专利证书,2024年营业额超过1亿元,出口占比达30%。

  随着端侧大模型部署和开源模型的发展,技术普惠让智能眼镜的开发成本大幅降低,为更广泛的眼睛健康管理提供了可能。“‘AI+可穿戴硬件’打造的智能护眼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眼行为,帮助动态调整护眼方案,个性化匹配能力大幅提升。”亿昇(深圳)眼镜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深圳市眼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站长陈锦辉说,亿昇科技从2018年起重点专注儿童赛道领域,致力于研制儿童智能防控眼镜。第一代儿童智能防控眼镜于2020年上市,搭载30多项专利技术,每副眼镜都有身份编码,可通过蓝牙与手机实现数据互联,家长通过APP能快速了解孩子用眼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智能护眼监测让眼镜产品功能向健康服务延伸的同时,潜心研发和创新让企业在眼镜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精进,持续推出满足不同消费者脸型、喜好和佩戴需求的高品质创新性产品。

  “亿昇科技和我个人获得的专利有11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6项。”陈锦辉说,公司旗下的巴洛品牌星河系列儿童镜主要针对4岁至9岁儿童而设计,鼻托和镜腿尺寸均可调节,眼镜镜腿搭载特殊关节设计专利技术。

  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林涛表示,调研数据显示,超60%的年轻消费者拥有至少3副眼镜,他们乐于根据商务、休闲、运动、旅游等场合切换眼镜风格,“眼镜衣橱”概念日渐流行,推动眼镜消费向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迈进。

  2015年,陈锦辉牵头成立我国第一支眼镜设计师团队“设计番”推广原创设计,打造原创设计师品牌。“如今,已集聚40多个原创设计师团队,通过组团在国内外参展,将个性化创新性的中国设计向外输出。”陈锦辉告诉记者,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眼镜业展览会上,“设计番”组团亮相,展出了多个品类约1000件新款眼镜及配件,对外呈现中国原创设计研发的优质创新成果。

  叠加产业协同

  “深圳市作为创新之城,在发展智能眼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蔡斌表示,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眼镜智能化所涉及的芯片、传感器、声学、光学、电源、整机制造等各环节在深圳形成全产业链集聚态势。以龙岗区园山街道和横岗街道为中心集聚着1500多家眼镜企业,年产眼镜达1.25亿副,占据全球中高端眼镜市场的50%以上,汇聚全国90%的高端眼镜设计师,形成从设计、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仅园山街道的眼镜产业总产值便达43亿元。

  顺应眼镜产业智能化、时尚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深圳市将眼镜产业纳入现代时尚产业,列入“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成立深圳市眼镜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和全国首个眼镜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推动眼镜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龙岗区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还鼓励包括眼镜在内的优势传统产业与智能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并对推出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产品、研发投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最高按研发投入的30%予以支持,同一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30万元。

  “随着国内外厂家纷纷布局,明年将迎来智能眼镜新品爆发期和‘百镜大战’局面。”林涛说,智能眼镜的兴起对传统眼镜行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产业智能化变革迫在眉睫。今年4月,园山街道联合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眼镜+”智能穿戴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推动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深化与辖区眼镜头部企业跨界合作,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设立龙岗区首只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全程陪跑”有资金需求的眼镜企业争取基金支持;常态化开展跨行业技术对接会、可行性项目对接会、优质产品展示会等,搭建多元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园山街道还通过建设眼镜智造产业园、眼镜产业总部基地、深圳眼镜小镇“三大空间”,实施智能眼镜企业数量倍增计划、知名品牌数量倍增计划、产值营收规模倍增计划,打造AI智能眼镜产业小镇等举措,从保空间、强品牌、谋转型、育人才等多方面发力,不断提高眼镜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擦亮“深圳眼镜、园山智造”金字招牌,推动眼镜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创新,从单一功能到复合应用,深圳眼镜产业在迭代升级。”蔡斌表示,随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创新引领、以设计赋能,叠加产业协同和新技术运用,深圳眼镜企业将迎来跨越发展机遇。□ 本报记者 杨阳腾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阿禾公路正式通车

  • 新生代科研力量助推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26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一项开创性研究,成功将复杂难处理的混合废塑料变废为宝,为根治全球塑料污染顽疾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06-27 10:16
近日,一组“清华学生戴头套看演出”的照片在网络引发热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还面临社会伦理与隐私保护方面的争议,如何平衡科学技术创新与社会伦理、监管要求等仍是难题。
2025-06-27 10:15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6-26 09:48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2025-06-26 09:47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2025-06-26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