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首页> 科技频道> 国防军事 > 正文

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来源:光明网2025-06-18 08:49

  2025年6月1日,有报道称乌克兰安全局(SBU)对俄罗斯境内五个军用机场发动了代号为“蛛网”(Spider's Web)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行动。此次行动横跨摩尔曼斯克州、伊尔库茨克州、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阿穆尔州,行动中多架自杀式无人机从伪装民用卡车中悄然升空,对俄罗斯包括图-95战略轰炸机以及图-22M3战略轰炸机等高价值军机发起打击。

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图片中显示的红色十字位置为机身中央油箱

  精心编制的“蛛网”

  总结各个方面的信息可知,“蛛网”行动调动了117架FPV无人机,由同等数量的操作员同步指挥,通过精心伪装的方式将无人机秘密运入俄境内并远程激活,这一行动历经18个月的周密策划。据悉从2023年12月开始,乌克兰安全局(SBU)就开始对俄罗斯境内战略轰炸机部署基地进行细致情报搜集。2024年第一季度,SBU开始组建特别行动小组,从无人机操作员中挑选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与此同时,技术团队对FPV无人机进行了专门改造,增强了信号加密能力和远程控制稳定性,以应对俄方可能的电子干扰。

  之后,乌方通过秘密渠道,以商业运输为掩护,将改装后的FPV无人机分批次运入俄罗斯。这些无人机被巧妙伪装在卡车载运的木制结构顶棚下,通过常规检查点进入俄境内。2025年6月1日凌晨,乌方操作员在统一信号下同时激活无人机。这些无人机从“木马”内部起飞,沿不同方向、以低空飞行方式靠近目标机场,躲避俄方雷达探测,随后开始对停放在机场的飞机发动攻击,优先瞄准高价值目标如图-95MS和图-22M3,部分无人机还对机场油料设施和弹药库进行了攻击,以最大化战略打击效果。

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无人机车间照片

 非对称作战的典型

  对于此次袭击的战果各方还存在争议,乌方称摧毁了俄军40多架大型飞机,而俄方则称乌方在夸大其词。据之前的雷达成像(SAR)商业卫星图显示,俄军在伊尔库茨克别列亚基地确认有4架图-95轰炸机和4架图-22M3被击中损坏,摩尔曼斯克奥列尼亚基地有4架图-95和1架运输机被损坏,俄军的总损失数应该为13架大型飞机,其中包括8架图-95轰炸机。

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奥利尼亚空军基地遭到袭击后的卫星照片

  目前来看,“蛛网”行动确实是一次典型的非对称作战。

  一方面,“蛛网”行动取得的成果不小。此次突袭中被摧毁图-95MS(“熊”式轰炸机)是俄罗斯核三位一体中空基打击力量的主要平台,生产线早已停产,损失的每架飞机都是不可替代的。图-22M3是俄罗斯对乌作战中的关键战术打击平台,常用于发射Kh-22/32反舰/对地巡航导弹,同样已停产多年。这些飞机的损失直接影响了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可信度以及后续对乌军事行动进程。

  另一方面,“蛛网”行动的成本很低。据估计行动中每架FPV无人机的成本可能不超过10000美元,即使加上改装和运输费用,总投入可能仍低于100万美元,却成功摧毁了价值约几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如此之大的成本效益比率让传统军事经济学理论大受冲击。

  而“蛛网”行动对于未来战争形态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蛛网”行动证明,分布式部署的无人机群不但是战术支援工具,还有能力实现大规模远距离的战略打击。在此次行动前,乌军将无人机藏匿于改装卡车的木质顶棚夹层中,由不知情的俄罗斯司机运输。木质结构与民用货物外观完美躲避了雷达扫描与人工检查,成功穿越俄方防线。在行动开始后,无人机通过星链卫星通信远程激活,在操作员的控制下飞临机场并锁定战略轰炸机这样的高价值目标实施自杀攻击。在攻击距离上,别拉亚空军基地位于距乌克兰超4000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地区,俄地方官员也首次承认,这是西伯利亚地区军事基地首次遭遇无人机攻击。

现代版“珍珠港”?俄罗斯机场遭遇“无人机木马”突袭

用于运输FPV无人机的集装箱卡车示意图

  可以预料是,“蛛网”行动后各方将更加注重无人系统战术的运用,加大对无人机集群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小国将更加倾向于通过廉价无人机集群削弱大国军事优势,一些冲突中的弱势方更是会将无人机作为反败为胜的杀手锏,而恐怖组织和极端势力也可能加速培养自身的无人机作战能力,这对于未来国际安全将造成新的隐患。(兰顺正)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