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首页> 科技频道> 互联网 > 正文

严惩“开盒”,给隐私“上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7-07 09:13

  今年3月,一则“13岁未成年人开盒孕妇”事件引发热议,把“开盒”一词推上风口浪尖。

  何为“开盒”?即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搜集并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目的多为煽动网络暴力、诽谤攻击或谋取利益。

  5月底,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要求强化“开盒”问题整治工作。“开盒”屡禁不止,根源在哪?网友该如何给个人隐私数据“上锁”?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盒”网暴,为何“防不胜防”?

  一天醒来,手机被无数条恐吓电话和私信“轰炸”,家住北京的插画师小蔡意识到:自己被“开盒”了。

  “这些信息来自不同的账号,大多是新注册的,IP地址都一样,拉黑一个,又来了10个。”小蔡说,“我几年前发布的动态也被翻出来,在一个我不知道的群里被辱骂造谣,然后又截图发给我;对方甚至晒出我家地址,威胁绑架。”

  而这一切的发生,不过是因为小蔡曾在群聊里为另一位被这名“开盒者”攻击过的网友抱不平。弄清原委后,小蔡报了警。经过警方介入,对方终于消停。

  回想起与“开盒者”对抗的这段经历,小蔡心有余悸:“我完全不认识他,和他也没有过任何利益纠纷。他‘开盒’我,仅仅因为我在群里说他做得不对。这件事很恐怖,给我身体和心理上都带来很大伤害。”

  提到“开盒”,不少人会想起“人肉搜索”。二者有哪些关联和不同?

  曾处理过不少相关案件,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互联网审判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何定洁告诉记者:“一定程度上说,‘开盒’是过去‘人肉搜索’的技术升级版。”

  具体而言,传统人肉搜索主要依赖网友“众筹”,即通过公开讨论、信息交换等方式获取他人隐私;而“开盒”更加组织化、产业化,通常由专门的“开盒者”或违法及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黑灰产”提供服务,信息获取更加精准高效。

  因此,“开盒”比“人肉搜索”更加广泛和隐蔽。

  “由于个人信息买卖交易的黑灰产业链条已经成形,现在来看,‘开盒’并不是一个门槛和成本很高的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解释,“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开盒者匿名发布信息,责任主体往往难以直接查实,增加了追责难度。”

  在已曝光的案例中,许多被“开盒”的个人隐私数据来自境外“社工库”,即不法分子收集泄露的个人信息后搭建的数据库。最多花费几百元,就能“买”到一个人的户籍地址、婚史记录、身份证正反面、名下房产、银行卡流水等全套信息。

  这些被交易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有报告显示,2023年,全网监测并分析验证有效的数据泄露事件超过19500起,涉及金融、物流、航旅、电商、汽车等20余个行业。今年的315晚会也曝光,一些所谓“获客软件”能从社交记录、购物订单中窃取他人信息,然后打包出售。

  尤其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各类智能设备普及,给个人信息保护带来更多考验。

  “一方面,智能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持续采集使用者的语音、影像等敏感数据信息,若安全防护不足,易被黑客攻击窃取;另一方面,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互通共享机制如果缺乏规范,也容易导致信息跨平台无序流转,从而形成更加隐蔽的个人信息泄露链条。”何定洁告诉记者。

  未成年身份,影响对“开盒”的处理吗?

  在社交媒体上检索“开盒”,记者发现:无论是受害者还是施暴者中,都存在着比例惊人的未成年人。

  2023年,视频网站哔哩哔哩曾通报一起案例,称有群体在境外平台有组织地煽动用户对站内UP主进行“开盒”,违法者共计40余人,主要活动人员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作为网络‘原住民’,往往更加深入地参与各类网络社群,比如‘饭圈’‘二次元’‘游戏圈’等等。”刘晓春告诉记者,“有时这些社群的价值导向容易走偏——只是对某个角色或明星持不同观点,就发生对立引战,‘开盒’成为一种攻击和报复的手段。”

  此外,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网络安全意识较薄弱,有时意识不到自身行为的后果,更可能出于宣泄情绪、吸引眼球、炫耀技能等目的参与“开盒”网暴。

  “倘若不加以干预整治,会污染整个网络生态,也给未成年人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刘晓春说。

  那么,未成年人身份的特殊性会影响“开盒”的处理与追责吗?

  “司法机关通常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等因素,采取宽严相济的处理方式,强调教育和引导作用。”何定洁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身份就是“挡箭牌”。

  对于未成年人的“开盒”行为,倘若构成犯罪,已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侮辱、诽谤、威胁人身安全、散布隐私等,已满14周岁即可予以治安处罚。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造成损害的,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责任。

  而当受害者是未成年人时,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施暴者要“依法从重处罚”。

  长期关注这一领域,刘晓春认为,想解决未成年人参与“开盒”问题,需要不同主体协同发力:“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讲座,让孩子们知道‘开盒’是违法的,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需要承担法律后果。平台也需要加大管控力度,实施更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严防“开盒”,如何为信息“上锁”?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门槛一再降低,背后“黑灰产”不断曝光。面对隐蔽性极强的“开盒”威胁,人们不免担忧:如何为自己的个人信息“上锁”?

  联合国网络安全与网络犯罪问题高级顾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指出:“网络‘开盒’现象蔓延的后果之一,就是对个人信息的正常流转利用产生消极影响,让民众对个人信息相关的产业产生不信任。这需要国家网信部门尽快出手整治。”

  目前,国家已采取一系列加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举措。

  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依法集中查处了82款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5月,中央网信办又通报了15款APP和16款SDK(即软件开发工具包)。

  被查处通报的APP涵盖多种类别,包括手机游戏、在线壁纸、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在线支付、小说影视、在线交友等。

  除此之外,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还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

  这份公告划出不少监管“重点”:包括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学习终端等超范围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扫码点餐、出行乘车、扫码充电等线下消费场景强制收集非必要信息等典型情况。

  公告还特别提到,要对“通过暗网电报等境外渠道以及境内渠道违规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治理。

  从根源上消除“开盒”,彻底堵住个人信息泄露的缺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黑灰产链条经过多年积累,根除起来需要打‘组合拳’。”刘晓春提醒,“不仅国家要完善监管标准、加强执法力度,相关企业也要加强内部组织管理。”

  此外,还要做好对公众的教育。吴沈括告诉记者:“‘开盒’发展蔓延,背后有一定社会心理基础——部分人并没有将‘开盒’或‘人肉搜索’当作一种违法行为。”他表示,需要完善法律知识的普及,尤其面向未成年人,做好普法教育与宣传引导。(记者霍旻含)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

  • 坚守岗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