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化工生态环境前沿交叉新技术”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化工学会承办,旨在围绕化工过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交叉研究主题,深入交流前沿技术进展,推动化工与生态环境领域的协同创新。
在上午的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江桂斌分别就工业智能化的多层次时空复杂结构解析以及新污染物研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清华大学李俊华教授分享了烟气碳捕集利用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最新成果,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介绍了导电分离膜及其水处理电膜工艺的独特优势,南京工业大学丁晓斌教授探讨了面向大气污染物治理的分离膜技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杨天学研究员则聚焦固废分质利用与污染控制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和碳污协同减排。
下午的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华林深入分析了碳污减排与资源化的思考,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黄晶解读了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前沿交叉技术的发展趋势。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爱杰教授分享了低碳约束下工业园区水系统智能管控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唐鸿志教授探讨了合成生物学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天津商业大学陈冠益教授、安徽工业大学曾杰教授、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学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黄瑞研究员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常化振教授分别就化工固废热化学处理技术、二氧化碳催化转化制备高价值化学品、石化环保技术进展、涉氢催化流程再造以及含氮污染物净化及资源化等前沿课题进行了精彩报告。
论坛由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刚作总结,他表示,本次论坛见证了化工生态环境领域前沿交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覆盖了“新污染物-碳中和-绿色技术”全链条,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记者 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