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落下帷幕。数据显示: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创新型企业达到50%;展示前沿科技3000余项,包括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产品,展品总数、首发首秀较上届实现“双倍增”。
其中,由金蝶孵化的快递100在大会特设展区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中国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以及混合智能架构的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和多项创新应用。
当前,全国快递物流行业AI大模型发展百花齐放,头部企业聚焦垂直场景;技术应用呈现 “哑铃式”分布,20%头部企业掌握80%的AI资源,中小快递数字化进程缓慢;行业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协同。
“只有打通数据孤岛、建立统一标准,才能释放AI的规模效应。”快递100总经理陈登坤表示。
在陈登坤看来,快递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深耕细分领域积累的三大关键要素:首先是行业know-how,十余年沉淀的领域知识库和业务流程理解;其次是数据资产,通过连接产业链各环节形成的结构化数据库;第三是场景理解,对用户真实需求的精准把握。
正是基于积累的三大关键要素,快递100推出了中国快递物流网络数智图谱和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通过AI大模型技术,对全国快递网点、运输节点等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形成了覆盖行业全链条的结构化数据库,犹如物流行业的“智能神经中枢”。
陈登坤表示,数智图谱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的结构化,更在于让行业首次具备了主动预判的能力,能为全行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实现了快递物流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从单一数据查询升级为智能决策支持。”
而百递云GPT·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则用AI赋能全线产品持续性创新,可以用AI原生技术推出场景化AI原生商业化应用,如“AI查快递”“AI寄快递”“AI管快递”等,让用户在享受快递服务过程中体验AI带来的新价值,打通大模型到用户的“最后一米”。
“我们不做快递公司,而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快递公司提升服务能力。”陈登坤表示,只有技术平台与产业主体形成“共生关系”,中小快递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才能行稳致远,行业整体效率提升便不再是头部企业的“独角戏”。(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