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舞界AI旨在为4-16岁青少年提供随时随地、个性化的智能伴学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行业新生态,让艺术与科技共舞,用数据记录肢体语言,展现AI如何重塑舞蹈艺术的教育与应用边界。”
日前,创新科技企业“身体认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智舞破界”舞界AI产品发布会。舞界AI创始人王安喆表示,将通过“三端协同”模式深度融入舞蹈教育产业链条,实现从机构、教师再到硬件厂商的全场景覆盖。
一直以来,少儿舞蹈教育行业都存在着缺乏标准参照、师资力量不均、课后练习难量化等行业困局。传统模式下,教师经验决定教学质量,课后练习依赖家长监督,而家长往往舞蹈基础薄弱,难以有效辅导,甚至部分城市机构更因师资匮乏难以保障教学效果。
“正是看到这些行业痛点,早在2019年,团队便开始探索AI肢体比对技术,基于openpose、alphapose等前沿算法,逐步攻克多人检测、遮挡处理等行业难题,最终构建起包含‘人物动作追踪、3D姿势重建、舞蹈动作解析、练习评估’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王安喆介绍,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团队自研了Vertical AI Model垂直大模型,可精准捕捉133个人体关键点位,对46个舞蹈基本功动作实现93%的识别准确率,并且评估加载时间小于3秒。由此,舞界AI可通过实时纠错提醒,让课后练习从“盲目模仿”变为“精准调整”;通过自动生成对比报告和成长曲线,让学习效果从“教师主观印象”变为“数据可视化呈现”。
王安喆表示,除了技术创新,舞界AI还将通过“三端协同”,重塑舞蹈教育链条。在机构端将提供完整的 SaaS 服务系统,通过算法统一教学规范,解决师资能力参差不齐的行业顽疾。在教师端,教师通过舞界AI,可以为学员制定更为高效可量化的“课后练习作业”,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管理,这也将预计减少50%的重复工作。在硬件厂商端,舞界AI将向硬件厂商开放动作数据授权与SDK/API接口,推动智能学习机、舞蹈外设等硬件升级,形成“软件+硬件”的产业协同矩阵。
“技术不应只是工具,而要成为行业基础设施。”王安喆透露,Vertical AI Model垂直大模型具备跨场景扩展性,未来还可延伸至体育训练、医疗康复等领域。(肖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