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9月11-12日,由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简称“柔电院”)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柔性生物电子及可穿戴医疗分会协办的第六届国际柔性电子技术大会(ICFE2025)在嘉兴召开。专家学者、行业龙头齐聚一堂,共同汇聚真知灼见,推动多元对话、促进国际交流和成果产业转化,以全球视角共谋柔性电子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
开幕式由大会共同主席清华大学冯雪教授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黄永刚教授主持并致辞。黄永刚教授表示,当前柔性电子技术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众多突破,更在产业化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大会现场,柔电院正式推出其建设的柔性集成器件制造中试平台,该平台系国际首条专注于柔性电子器件/系统制造的中试平台,面向全球开放,为企业、高校及研发机构提供工艺协作、中试孵化与解决方案,旨在打造一个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柔性电子技术成熟应用的公共基础平台。
大会特邀多位国际院士作主题报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土耳其科学院院士、土耳其科奇大学Metin Sitti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首尔大学Tae-Woo Lee教授分享了其团队最新技术突破和柔性电子的产业化进程。John A. Rogers教授重点介绍了可生物降解的柔性电子器件在医疗和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Metin Sitti教授展示了磁控微型机器人,可在人体内进行导航、药物释放、组织采样等操作,有望用于精准医疗。Tae-Woo Lee教授则聚焦于柔性显示技术,介绍了钙钛矿材料在高分辨率、低功耗显示器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可拉伸、可穿戴显示器的最新进展。专家强调,柔性电子技术的未来不仅在于器件本身创新,更在于与临床医学、环境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大会聚焦产学研融通,围绕柔性电子技术转化主题,特别设立了圆桌论坛。论坛邀请了五位来自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专家分享其国际视角商业化经验。John A. Rogers教授、Tae-Woo Lee教授、维信诺严志敏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郑子剑教授和浙江大学宋吉舟教授,分别从可穿戴医疗设备、柔性显示及产学研合作模式等角度,探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产学研各方共同呼吁,加强中试平台建设、跨学科协作与政策支持,以推动柔性电子技术在医疗健康、柔性显示、具身智能、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大会还设立了4个分论坛,80余场报告,覆盖柔性生物电子、柔性可穿戴电子与人机交互、有机柔性电子/柔性显示、柔性传感与多模态感知、柔性集成器件及先进制造、软体机器人等多个方向。(记者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