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首页> 科技频道> 国防军事 > 正文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来源:光明网2025-09-20 11:17

  在第25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到来之际,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信阳师范大学,以“全民国防教育月”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在全校上下广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国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红色教育补足国防之“钙”

  大别山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华中抗战的战略支撑地,培育了江淮抗战先锋新四军四支队和江淮抗战砥柱新四军第五师,形成了伟大的大别山精神。为加强大学生红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信阳师范大学师生暑期奔赴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和首府所在地——新县,参观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烈士故居;学习吴焕先率领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高敬亭坚持大别山抗日斗争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大别山区在华中抗日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广大学生纷纷表示,将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根基,补足精神之“钙”,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际行动。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集中观影感悟国防之重

  文艺作品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在电影《731》上映之际,信阳师范大学理工学院组织300名大一新生,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这场沉浸式的历史回顾,让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国无防不立”的沉重分量,深切体会到强大国防对于守护民族尊严、保卫人民安宁的极端重要性,从历史教训中进一步强化了国防意识和忧患意识。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重要仪式浸润国防之心

  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举办富有教化作用的仪式活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9月1日,信阳师范大学师生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升旗仪式,回顾抗战历史,学习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切实上好“开学第一课”。9月3日,该校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感受今日祖国国防之强大。9月18日,信阳理工学院举行“弘扬抗战精神共筑国防长城”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升旗仪式,退役大学生士兵现场分享军旅生活和学习感悟,师生共学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运动强身筑牢国防之体

  强大国防,必先强健体魄。信阳师范大学师生先后举办校园马拉松接力跑、校园运动场夜跑、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以体育运动之名,筑青年国防之志。运动场上的每圈奔跑都是汗水与信念的交织,每棒交接都是使命与责任的传递。同学们用青春的激情和拼搏的劲头,生动诠释了“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抗战必胜信念,在体育竞技中强健了体魄强化了意志。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军事训练提升国防之技

  组织大学生进行军事训是加强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信阳师范大学坚持把新生军训作为强化国防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场上,同学们身着统一迷彩服,在教官指导下开展军事技能训练。他们目光坚毅、身姿挺拔,每一步踏地有声,每一令响彻操场,展现出刻苦顽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除了严格的校内军事训练,该校还组织学生外出拉练,切实增强体能磨砺坚强意志。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大家不仅掌握了基本国防技能,更在协同作战、令行禁止中增强了团队意识和纪律观念,切实体会到国防建设需要扎实的本领和过硬的作风。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交流互动表达国防之情

  增强国防体验与情感交流,有助于凝聚青年学生关心国防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信阳师范大学在学生一站式社区初心广场设置“青春寄语国防”主题留言墙,为学生构建起表达国防情感的展示平台。留言墙“致敬英雄”区承载学生对革命先烈与官兵的崇高敬意,“强军梦想”区汇集了学生对国防建设的真挚祝愿,“青春责任”区展现了学生投身国防的坚定决心。

以“真功”筑牢大学生国防教育精神长城

  这些互动交流不仅展现了学子们真挚的国防情感,也促进了国防教育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和共鸣,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奉献国防成为校园新风尚。

  (信阳师范大学 李振东 耿晓菊)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书香长江”阅读周在武汉举行

  • 走进大不里士大巴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