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9月21日7时30分,2025怀柔长城马拉松暨扎耶德慈善跑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鸣枪开跑。本届赛事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两个项目,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0名跑者齐聚怀柔,在一路奔跑中感受“山-水-城”立体画卷。
此次赛事是怀柔长城马拉松自创办以来首次采用国际合作形式办赛,是怀柔区“体育+公益+文旅”多元融合办赛的新起点,也是扎耶德慈善跑进入中国的首场赛事。与往届相比,本届赛事进行了诸多升级,成为让选手和游客意犹未尽的文旅盛会。
国内马拉松首次引入人形机器人“兔子”陪跑
为增加本届比赛的趣味性,主办方特别在活动中设置彩蛋,6个人形机器人与选手们互动。其中,4个机器人作为“兔子”在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终点陪跑参赛选手,2个在“怀柔美味儿”补给站为选手发放补给。
半马陪跑机器人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包括城市之间笨笨、城市之间小海和城市之间N2,不仅实现了人机同步,也让人文和科技在长城脚下融合。
“沿途欣赏了怀柔美景和代表性点位,机器人半路补给送水,终点还能陪跑,感觉不虚此行,太棒了!”参赛选手徐女士说。
除机器人陪跑,为更好服务全球跑者,提升参赛体验,本届赛事还提供了其他周到服务:为参赛选手提供丰富参赛包、投放220辆接驳大巴、在沿途补给站均设立医疗点、配备33名官方急救跑者和430余名医疗观察志愿者、扩大赛后冰敷区和拉伸区规模……通过各项措施全方位保障选手安全。
5公里连续爬坡:挑战极限“好汉坡”
本届比赛马拉松项目,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出发,首次跑进怀柔科学城,将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A等核心地标串联,并途经雁栖湖畔、红螺寺等点位,最终抵达慕田峪长城博物馆,全程42.195公里。
其中,从渤海镇三渡河村的37公里处至终点的最后5公里赛道连续爬坡,是此次最具特色的路段。组委会在此精心设计了“挑战好汉坡”团队竞赛环节,成为检验团队协作精神的终极考验。
“这段赛道爬坡很多,需要选手突破极限挑战自我,同时选手以跑团形式参加,更能激发团队凝聚力。这也将成为怀柔长城马拉松和其他马拉松赛事的差异化特点。”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次获得马拉松男子组第一名、第二名的均为来自肯尼亚的选手,枪时成绩分别为02:19:21及02:22:24;第三名是中国选手曹天祥,成绩02:23:18。
获得马拉松女子组第一名、第二名分别为来自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选手,枪时成绩是02:37:12和02:39:23,均打破了赛会纪录;第三名是中国选手高明枝,成绩02:50:04。
多项活动构建农文商旅体融合
赛事期间,怀柔区百余家企业联合为参赛选手准备了丰富的文商旅“福利包”,涵盖诸多专属优惠,并推出阿联酋文化市集、怀柔特色市集等活动。
此外,本届赛事的完赛奖牌和吉祥物设计别具匠心,充满怀柔故事。完赛奖牌以慕田峪长城为核心元素,背面融合怀柔科学城、雁栖湖与国际电影节等地域文化符号,并创新推出“有怀柔香味儿”的奖牌,融合桂花、板栗与雪松味道,打造可留存的气味记忆。
吉祥物“栗花”作为上届吉祥物“栗宝”的妹妹全新亮相,其设计灵感源自怀柔特色符号“栗子花”,兼具运动活力与时尚美感,塑造出一位充满朝气的女性形象,成为连接自然生态与马拉松精神的文化使者。
赛事期间,为推动“体育+公益+文旅”多元融合,9月20日,组委会在金隅兴发科技园举办了10公里跑、亲子跑、特需人群跑以及机器人跑等预热活动。据了解,赛事的部分报名费将捐赠给怀柔区用于慈善事业,使每位参赛者的脚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公益力量。
本届赛事由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田径运动协会、北京市怀柔区体育局承办,扎耶德慈善跑协办,阿联酋驻华大使馆为支持单位,中国银行为顶级合作伙伴。(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