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挪威将要采购的26型护卫舰有哪些特点?
首页> 科技频道> 国防军事 > 正文

挪威将要采购的26型护卫舰有哪些特点?

来源:光明网2025-09-25 18:15

  在9月初,挪威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挪威将为其舰队采购英国26型护卫舰。报道指出,“挪威政府选择英国作为购买新一批护卫舰的战略合作伙伴。购买英国护卫舰将是挪威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防投资”。据悉,英国26型护卫舰将从2030年开始向挪威交付。

 英国海军新主力

  冷战结束以后,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实施 “未来水面作战舰艇”(FCS)项目,以增强海军部队的作战能力,而26型护卫舰则是FCS的重点之一。

  26型护卫舰也被称作全球战斗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用来取代22型“大刀”级护卫舰和23型“公爵”级护卫舰的一款多用途护卫舰。2010年BAE系统公司获得了价值1·27亿英镑(1·89亿美元)的研发合同,并制定26型新型护卫舰的详细规格。2012年8月20日,英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26型导弹护卫舰的最新设计。2017年7月20日,26型护卫舰首舰“格拉斯哥”号在BAE系统公司位于格拉斯哥的高文造船厂切割首块钢板。

挪威将要采购的26型护卫舰有哪些特点?

  26型护卫舰舰长149米、宽20.8米,满载排水量达到8000吨,其动力系统采用全电力-复合柴油-燃气涡轮交替推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7000海里/15节,自持力60天,舰员编制130人。

  从舰型来看,26型护卫舰融合了英国45型驱逐舰和德国“梅科”级护卫舰的特点,既强调隐身性,又强调模块化带来的灵活性和低成本。为了提高在远洋及在高海况条件下的航行性能,26型护卫舰采用外飘较明显的飞剪型舰首和高干舷。此外,26型护卫舰还装有舭龙骨(是在舰体中段舰部外侧沿纵向装设的鳍状板,能在舰艇零速时发挥作用)和主动式减摇鳍,可有效减小横摇,进一步提高航行稳定性。

  同时,26型很注重隐身性能,其主桅和副桅都是全封闭多面体塔状桅杆,所有上层建筑均采用内倾设计,舰面布置也很简洁,除少数外露的武器系统和雷达电子设备外,几乎看不到多少突出物,而像一些必要的开口(如舷侧人员进出口、鱼雷发射口、硬壳充气艇舱口等)则用舷板或金属卷帘门进行遮蔽,并且还采用了红外隐身措施和声学隐身措施。

挪威将要采购的26型护卫舰有哪些特点?

  另外,26型护卫舰的主雷达为997型三坐标多功能雷达,其重量小于800千克,电力驱动,风冷,雷达转速为30转/分,工作在E/F波段,最大探测距离200千米以上(对掠海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20千米以上),最大仰角为70度以上,可同时跟踪800个空中和海面目标,有3个火力通道。

 一专多能的26型

  26型护卫舰将反潜作战放在首位。其反潜战系统包括:舰壳声呐、2087型拖曳线列阵声呐、2架默林或者野猫反潜直升机(通常为一架,威胁程度较高可再增加一架)、2座双联装“黄貂鱼”MOD1鱼雷发射管。其中,“黄貂鱼”鱼雷长2.6米,直径324毫米,重267千克,航速46节,射程8千~11千米,作战深度达1000米(在测试中曾经达到了1900米的深度),战斗部采用钝感装药,不但大大提高了储运安全性,还延长了鱼雷的使用寿命。该鱼雷采用了大容量高速制导计算机、新型数字化处理器和战术软件,能够自动对目标进行分类,并识别非目标回波信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增强了打击浅水潜艇目标的能力。

挪威将要采购的26型护卫舰有哪些特点?

  在防空方面,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已有45型驱逐舰承担区域防空任务,所以26型护卫舰只具备点防空能力,其装载的“海受体”防空导弹是在英国AIM-132“阿斯拉姆”近距空空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弹长3.2米,弹径166毫米,弹重99公斤,使用具备矢量推力的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3马赫,射程1~25公里,具备应对复杂的导弹攻击的能力,可抵御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飞机和其他高性能飞行器的饱和攻击。26型装备的“海受体”垂直发射器共有16管,每个发射管可装填四枚,因此总共可以携带64枚防空导弹。而26型护卫舰还设有24个美制MK41垂发单元,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以及反舰导弹。

  另外,26型的舰载武器还包括1门奥托·梅莱拉127mm舰炮、2座MK-15 Block 1B近防炮系统、2座4联装“鱼叉”反舰导弹等。

  除了传统作战外,英方对于26型护卫舰的任务多样性还提出了要求,可以胜任诸如撤侨、反恐、反海盗、人道主义救援以及救灾等低烈度任务。为此26型护卫舰特意预留了51个生活房间供特种部队使用,可部署充气式硬壳快艇,舰尾大型直升机起降平台可起降CH-47支奴干这种大型陆军直升机,并且可以搭载无人机。舰内还设置了一个约300平方米的大型多功能活动区域,可以用来收容难民、运送救援物资等,做到一舰多用。(兰顺正)

[ 责编:焦子原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 科学报国正当时|走近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