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9月25日晚,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创作》编辑部承办的科学文化中国行“北京建筑之旅”打卡手册发布活动在正阳门箭楼举办。
“科学文化中国行‘北京建筑之旅’”项目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的指导与支持下,由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项目得到了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2023年7月,中国建筑学会携手北京,在哥本哈根举办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9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成功获得2029年第3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主办权,北京也将于202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建筑之都”称号。
“科学文化中国行‘北京建筑之旅’”项目结合世界建筑师大会即将落地北京的重大机遇,深度挖掘并拓宽建筑科学文化传播的崭新维度,通过整合现有的中华文明探源、工业遗址、重大科技工程以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丰富资源,以“建筑之都”为主题,结合北京城市更新成果,以全新视角开发打造北京建筑科学文化旅行探索试点,旨在以文旅方式传播建筑科学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发布与分享,同时也是北京市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内容之一,备受公众关注。
该项目学术召集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筑创作》主编、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胡越介绍,中国建筑学会于2023年初就发起了“城市更新”建筑科普+文旅课题的研究,并以北京为样本,汇聚多位行业专家、学者,通过视频、直播等相结合的形式,期待以新观念丈量北京,为广大市民、海内外游客提供多维度看北京的视角与体验。2025年学会聚焦“中轴线”和“京西线”,由学术顾问委员会与组织工作委员会各位委员经过实地调研推荐,串联九大片区,精选52个建筑地标,并重点介绍20个推荐打卡点,希望可以成为大家探索北京古韵新姿的窗口,共同开启一场北京建筑科技文化发现之旅。
活动中,打卡手册发布仪式开启了“北京建筑之旅”活动的新篇章。嘉宾对话环节,由胡越主持,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亦农,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齐欣,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薛明,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路峰,清华大学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周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祁斌,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关午军等通过现场交流与视频连线,深度解读正阳门箭楼、北京坊等打卡点的建筑科技内涵,围绕 “建筑科普的社会价值”“北京建筑与城市未来发展” 等话题展开研讨。嘉宾们普遍认为,这些建筑地标既承载着古都文脉,也彰显着科技赋能的时代特质。
据悉,“跟随建筑师李兴钢院士走进鸟巢”以及“跟随建筑师张利大师走进首钢园”两部短视频也将于近期在中国建筑学会科普视频号上线,解读国家体育场与首钢大跳台的建筑科技文化看点,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建筑科技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