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随着人社部将“电子电路设计师”纳入新职业序列,这一隐藏在智能硬件背后的关键技术岗位正走向台前。作为数字化时代的“隐形建筑师”,电子电路设计师用线条与芯片构建现代科技的骨架。本期《行行出状元》走进这一新兴职业,看他们如何用电路板连接未来。
当机器狗爬坡巡检、当无人机自主避障、
当手机实现毫秒级响应——
你是否想过,是谁为它们注入了“神经脉络”?
答案是:电子电路设计师。
“电路板是智能产品的地基,
地基不牢,程序再优秀也难站稳。”
“90后”电子电路设计师杨宝珠这样定义自己的职业。
在他看来,每一块精密电路板都是一件可鉴赏的艺术品,
承载着理工思维与美学设计的融合。
从《钢铁侠》的科幻梦想到机器狗的现实研发,
杨宝珠的职业生涯正是新职业发展的缩影。
他表示,如今电子电路设计已从硬件工程师中独立出来,
成为专注前端创新的高潜力岗位,
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需求旺盛。
“这个行业像厨师做菜,
用手头的元器件‘烹饪’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电路板。”
杨宝珠用生动比喻描述工作本质。
他认为,电子电路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这种持续探索的挑战性正是职业魅力所在。
对于想入行的年轻人,杨宝珠建议:
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皆可入门,
甚至物联网、自动化背景也能转型。
“这是一个不受行业局限的职业,
未来应用场景只会越来越广阔。”
监 制
战 钊
策 划
林佳欣 焦子原
记 者
林佳欣 焦子原
文 案
焦子原 赵羽彤(实习)
脚 本
赵羽彤(实习)李鑫怡(实习)
拍 摄
焦子原 赵羽彤(实习)
制 作
勾璇(实习)赵羽彤(实习)
出 品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