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军营生活中,官兵常面临高强度训练、特殊环境驻守等挑战,情绪波动在所难免。其中,抑郁情绪若未及时识别与调节,可能影响身心健康与任务执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雪结合军营场景,针对抑郁情绪的核心疑问展开专业解答,为官兵守护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指引。
问:什么是抑郁情绪?它和我们偶尔的心情不好有什么区别?
王雪医生:抑郁情绪的核心症状有三个。一是情绪低落,每日心情不佳、莫名悲伤;二是兴趣减退,对原本喜欢的事没兴趣,有快感缺失表现,人变得麻木、对人和事没感情;三是行为减少,脑子反应和行动迟缓,精力明显不足。此外,抑郁情绪还可能伴随认知下降,一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有自我负性评价,产生自卑、自责等负面想法,形成恶性循环。
偶尔的心情不好大多是有明确诱因的,持续时间很短。这种情况很容易缓解,也不会对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如果抑郁情绪持续超过两周,对生活有明显影响,甚至出现自杀想法,就要高度警惕,可能已经发展到抑郁障碍的疾病程度,需要找专业医生治疗。
问:出现情绪低落,如何做出改变和调节?
王雪医生:如果官兵在偏远、陌生且孤单的环境中,出现经常高兴不起来、睡眠不好、脑子变慢、运动能力下降等情况,还伴随负性自我评价;甚至出现莫名的心脏不舒服、胃肠道不适、头疼头晕等躯体化症状,就要警惕情绪问题。
这种情况下,可先通过抑郁量表筛查或与指导员沟通,表达内心不适与压力。若处于沙漠、海岛、雪原等封闭极端环境,可尝试以下方法:一是积累美好场景,闲暇时重温以获正向愉悦感;二是与战友相互支持,一起锻炼运动,在陪伴中调节情绪;三是保持规律生活,安排能带来正向情绪反馈的小事,通过正向强化改善情绪,从心理上接受、适应环境。
问:长期低落情绪的危害有哪些?对官兵训练有什么影响?
王雪医生:长期情绪低落时,人的大脑功能和全身机能都会处于较低状态。从健康角度看,可能会带来身体器质性问题,导致身体功能下降;从心理角度看,会让人陷入负性循环,对生活和未来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对官兵训练而言,影响更为直接:训练时会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能力下降,执行功能变差;体力也会明显下降,原本身体素质好能轻松完成的拉练,现在会觉得很吃力。这种情况下,如果得不到理解还可能受到批评,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形成“情绪差—训练糟—受批评—情绪更差”的恶性循环。
问:哪些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积极的心态?
王雪医生:首先,坚持适度运动和晒太阳。每天进行户外运动,适度运动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提升内啡肽和多巴胺分泌以改善情绪;白天晒太阳有助于分泌褪黑素,间接调节情绪。其次,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尽量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至少6 - 7小时,且尽量集中在晚上,充足睡眠是白天情绪稳定的基础。
再者,主动沟通交流。遇到烦心事时及时跟战友、家人倾诉,释放负面情绪;同时多记生活美好,及时放下不愉快,减少负性情绪堆积。最后,接纳自己的情绪波动。周期性的情绪变化都是正常的,要学会识别情绪,以平和心态面对不良情绪,这是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前提。
王雪医生称,军营生活中情绪起伏正常,大家要识别情绪变化,既不因低落否定自己,也不硬扛不求助。愿官兵们日常能保持开心状态,若遇到不好的情绪,也能快速从中走出来,及时回归正向、积极的良好生活与训练状态,以阳光心态守护军营生活。
策划:焦子原
文案:赵羽彤(实习)
